最新市場趨勢 自我意識、新中年、友誼需求
疫情消退和政策放寬,人們回到日常生活,社會經濟正在復甦,經過疫情的洗禮,人們也對自我、人際關係的認知,對生活目標和價值觀的探索都有變化。
Meta做了一年一度的調研,並於近期發布了《2023 年文化潮流趨勢報告》。該報告基於全球逾37 億Meta 技術用戶,對7 個國家/地區的21,000 人展開調研,分析了逾400 萬個全球對話趨勢,提煉出20 種重要的文化潮流趨勢。

新的「中年」
看待自己的方式決定人看待世界和與世界互動的方式。通過探討身體完整性、重新定義中年一代、接受跨文化的交流碰撞,人們在探索和拓展自我認知的邊界。
報告顯示,人們正以全新的視角來審視自己與身體之間的關係,並通過諸如#身體自愛 運動等話題的討論,以及圍繞殘障人士或由殘障人士進行的多維度內容表達等方面展現。關於虛擬形像等話題的討論量也在增多,全球已有51%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有興趣購買verch(品牌推出的虛擬產品)。
如同嬰兒潮一代重新定義退休年齡,X 世代正在重新定義「中年」這概念。在Facebook,圍繞中年這一話題的討論激烈,滾石不生苔這句俗語對中年人而言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人到中年也可煥發出蓬勃的生命力。
人們不斷探索和培養自我意識,品牌需要時刻關注用戶需求、代表他們發聲並給予應有的支持。這需要品牌面向不同的受眾,努力呈現具真實和有代表性的內容,幫助易被忽視的少數群體勇敢發聲,或者利用自動化手段,以更加個性化的方式與用戶展開交流。

人際關係需求大增
經歷過疫情的衝擊,人們對聯繫互動的方式有了新的探索和體驗,也對人際關係的質量和深度有了更高的需求。
報告顯示,人們努力追尋著自己的#戀情目標,男友和女友等話題的熱度激增。線上交友的詬病日漸平息,速配和備受批評的相親話題熱度均有大幅提升。但全球36% 的受訪者認為,與過去相比,現如今戀愛的難度要大得多。可能正是出於這個原因,人們開始探索第三種戀愛方式:全球受訪者中有五分之一表示會認真考慮展開柏拉圖式的戀情,而非尋找傳統意義上的人生伴侶。
同時空間的阻隔點燃了相聚的渴望,人們對各類活動和特殊時刻的重視程度正在提高。Countdown(倒計時)在Instagram 上的持續升溫就是一個最清晰的力證。Facebook 和Instagram 用戶對自己的長期承諾同樣寄予更多希冀,三分之二受訪用戶表示,與好友和家人之間的關係對自己的身心健康具有積極的影響。
人們也越來越多地尋求建立新的連接,探索在虛擬空間中呈現自我的新方式。全球用戶普遍看好新興技術,其中45% 認為這將為自己的生活(包括人們彼此之間的連接)帶來更多便利。
對品牌而言,這又何嘗不是絕佳的破圈時機?無論是尋求打動新的受眾、構建創新AR 體驗,還是希望繼續深化突顯真我的品牌之道,都不妨考慮將多元化創作者作為一個順應潮流的全新起點。此外與某個社群聯合創作,或者與特定領域的專家甚至志同道合的品牌建立合作,都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品牌的主角能量
希望、夢想和目標是人們砥礪前行的動力。無論宏觀環境如何,充滿期待的心不曾改變。人們正圍繞精神健康、有意義的工作、家居改造、持續健身和理財問題等提出新期望並付諸實踐。
報告顯示,人們意識到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同樣重要,並在尋求各種方式保持心理健康。在全球範圍內,Z 世代要比其他幾代人遭受更多心理健康困擾,他們也開始擺脫尋求援助的恥辱感——提及療癒的Instagram 帖子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至53 倍以上。三分之一的受訪者接受過談話治療或參加過應用治療或自助課程,更多人也在探尋其他各種方法來調節或平衡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全球範圍內,有41% 的受訪者表示從事有意義且具成就感的工作對自己來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34% 受訪者坦言自己現在對工作的期望較之前更高。在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裡,人們給遮風避雨的家賦予了更多的意義,對於保持健康和優質睡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0% 的全球受訪者都對未來一年的經濟變化感到非常或極度擔憂,擔心自己無法按時支付賬單、維繫生活水平、儲蓄足夠的退休金,乃至應對緊急狀況。20% 的全球受訪者表示他們已經開始培養自己的金融素養。
縱使時局艱難,人們也在尋找來源提神振氣。品牌可以利用自身的專長、支持的公益事業,獨特的品牌個性,為用戶提供創造與分享的舞台,以其喜聞樂見的形式(不管是短視頻還是即時消息)與之互動。

摯友一般的品牌
報告還顯示,人們的價值觀以及積極踐行價值觀的熱忱也在發生變化。令人憂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多不勝數,但人們也在努力為自己打造一方桃源。25% 的全球受訪者表示,自己在過去六個月內培養了新的興趣愛好。也有不少人在擁抱復古趨勢(90年年代的音樂、電子遊戲收集、銳舞、傻瓜相機等)中重拾美好回憶,找尋新的靈感。
人們越發期待品牌能表現得猶如自己的摯友一般,理解他們的價值觀,能夠通過口碑展現這一點,而且可以在同一頻道上通過即時消息和智能聊天助手等平台進行交流,並共同參與內容的創作(合作或用戶生成內容)。對於事關每個人的環保問題,人們也期待品牌能夠為之盡一份力。74% 的消費者表示找出可再生/可持續能源對他們來說意義非凡,這成為得到所有人支持的潛在的「集結號」。
隨著現代品牌角色的演變,人們將品牌視作社群的一員,在全球範圍內、就地區而言,還是在數字世界中,正是品牌做出貢獻的雙重機會。人們希望品牌能夠清楚自己的主張及實行品牌的價值觀,可以涵蓋可持續生產,乃至開展包容性營銷。同時,人們越來越青睞能夠幫助他們彌合差距、實現個人價值觀的品牌,尤其是在不犧牲價格的情況下。
文|福布斯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