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時任聯合國秘書長的安南向50多家主要金融機構CEO發出了一封倡議信,邀請他們共同尋找將環境、社會及治理(ESG)因素納入資本市場的方法。至此,資本市場只看重企業財務數據和業績的時代宣告結束,一個注重企業可持續發展、履行社會責任等ESG因素來評判企業的新準則逐漸形成。今年是福布斯中國第一次發佈中國ESG 50,展現中國企業在ESG層面的現況,集中在企業在Environmental(環境)、Social(社會)和Governance(公司治理)的作為和信息披露情況,剖析中國ESG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從千年發展目標(MDGs)到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在聯合國的推動下,ESG的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三大核心指標已成為企業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標準。此次,中國ESG 50遵循聯合國ESG框架和原則,從2022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依據全球上市公司當年的營收、利潤、資產和市值四個方面指標來排名)中選取了在ESG層面先行一步的50家中國企業。從行業分佈來看,入選企業有金融、能源、工程建造、房地產、互聯網、電子設備等十多個行業。金融行業數量位居第一,佔比達20%;能源和工程建造並列第二位,佔比同為14%;第三位是房地產和互聯網,佔比均為10%。對於金融行業來說,如今ESG早已成為「必答題」。能源、工程建造、房地產等傳統行業也正在實踐國內ESG,尤其是入圍大多數是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傳統能源企業。.1. 傳統行業更注重ESG今年4月以來,資本市場新政要求上市公司在與投資者溝通內容中增加ESG信息,又推動更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ESG專項報告,務求到2023年相關專項報告全部披露。國內傳統企業公佈ESG報告並披露相關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信息,已是迫在眉睫。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傳統能源行業是ESG風險指數最高的行業之一,面臨巨大的ESG轉型壓力,今次50家企業中,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兗礦能源、中國神華、中國能源建設等石油、煤炭等傳統能源企業均主動披露ESG報告。中國石化早在2014年就發布了《中國石化頁岩氣開發環境、社會、治理報告》。據悉,這是中國首個頁岩氣開發環境、社會、治理的專題報告,介紹具體案例的開發進展和技術創新等情況。氣候問題下,加速了碳中和目標以及疫情催生的數字化轉型,讓傳統行業務必推進自身的低碳減排和碳中和轉型規劃。工程建造、房地產、建材、鋼鐵、電子設備等傳統行業在生產製造中,短期內無法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甚至被稱作「排碳大戶」,所以這些傳統企業都試圖逐步以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把綠色低碳的理念融入日常生產和供應鏈。今年5月,TCL科技集團連續第14年發布環境、社會及治理(ESG)報告。除了踐行“雙碳”戰略外,TCL科技通過打造綠色工廠、推出綠色產品、推廣綠色文化,從價值鏈各個環節入手,引領上下游共創可持續發展。 .2. ESG不只是碳中和碳中和已成為資本市場乃至全社會的關注焦點,容易與ESG混淆,ESG除了氣候、環境等問題外,企業的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兩大因素也同等重要。ESG中的「社會」包括員工多樣性、員工福利、隱私數據保護、產品質量安全、供應鏈責任管理以及社會公益等,就是企業面向內外部的社會責任;「公司治理」則可以理解為公司的管理體系和製度,諸如管理架構、規章制度、員工關係、薪酬等。所以,ESG牽涉到企業內外部的責任以及管理體系和規章制度等多方面,即對企業內外部責任和管理都進行一個全方位的評估。ESG不僅是評估標準,也是投資理念,更是衡量企業可持續經營能力的指標。從ESG的發展史看出,最初是為反映投資者和社會公眾的道德與倫理需求,以選擇投資那些強調勞工權益、性別平等、商業道德、環境保護等因素的企業,並非只注重企業的財務、股價及市值等賬面數據。所以在ESG投資上,除了碳中和等氣候環境問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履行社會責任的表現也不能忽視。內外部管理體系健全且注重社會責任,及時披露ESG信息的大型企業,更受到投資機構的關注,所以傳統企業有一定的優勢。社會責任方面,光大銀行披露的《2021年度社會責任報告》中提到鄉村振興。例如,率先成立鄉村振興金融部,發布鄉村振興綜合金融服務品牌和服務方案,涵蓋鞏固脫貧成果、改善農村環境、創新鄉村金融、加大科技賦能等多個方面。公司治理方面,據復星國際披露,公司建立以風險管控為目標的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系統,通過風險管理的整體規劃,實施事前、事中、事後的主動風險管理,打造系統分層、賦能增值的風控體系,為實現戰略和經營目標提供重要保障。.3. 是挑戰也是機遇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Elon Musk曾稱「ESG是個騙局」。Elon Musk是全球範圍內對ESG持負面態度的代表之一。目前全球處於新冠疫情肆虐、經濟下行、通脹等陰霾下,各行各業面臨巨大的壓力和挑戰。即便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環境保護的問題,實施時都困難重重。因為企業自身用新能源來替代傳統化石能源,更需要供應鏈和價值鏈協同,共同轉型升級,難度可想而知。以蘋果供應鏈為例,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4月,蘋果全球已經有213個主要生產合作夥伴承諾,使用可再生能源來生產蘋果產品,加入蘋果清潔能源計劃的中國供應商達到55家。可見蘋果為實現碳中和目標,勢要改造整套供應鏈和價值鏈,帶動整個產業鏈的轉型升級。可持續發展、社會責任是企業的難題,但有危就有機,ESG背景下,新能源、新材料、環境保護等相關行業都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在《氣候經濟與人類未來》一書中,Bill Gates從電力、製造業、農業、交通等碳排放主要領域分析零排放面臨的挑戰,可使用的技術工具以及需要的技術突破,並提供涵蓋廣泛但每一步都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在他看來「零碳」產業是巨大的經濟機遇,那些能在這領域突破的國家將是未來十幾年引領全球經濟的國家。.4. 起步階段的中國ESG業界認為在不確定的時代下,碳中和是唯一「確定」的方向和趨勢,ESG亦然。如今ESG已經在內地形成共識,任何行業、企業、企業家都不能忽視。數據顯示,近年發布ESG相關的獨立報告的A股上市公司數量逐年增加,2021年達1,130間,佔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26.9%。但2021年只有66間企業發布純粹的ESG報告,佔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1.57%左右。中國ESG尚處於起步階段,需要解決一系列的痛點和挑戰。放眼全球,海外ESG經過多年發展,依舊充滿爭議,缺乏統一標準一直是爭論的焦點。如今全球已經形成幾十個不同的ESG相關評估標準和體系,令各評級機構對同一家企業的ESG表現有不同的評價。在全球化下,建立ESG信息披露和評估的統一標準,已是全球性的課題。ESG的初衷是不再局限於企業的財務和業績等客觀數據,將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等主觀因素融入其中,以判斷和評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心,即是為得到一個合情合理的企業評估標準和體系,幫助投資者認清企業的「真面目」,作出正確的投資判斷。另外ESG也是對企業管理的鞭策和激勵,推動企業乃至整個行業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研究結果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福布斯中國
2004年,時任聯合國秘書長的安南向50多家主要金融機構CEO發出了一封倡議信,邀請他們共同尋找將環境、社會及治理(ESG)因素納入資本市場的方法。至此,資本市場只看重企業財務數據和業績的時代宣告結束,一個注重企業可持續發展、履行社會責任等ESG因素來評判企業的新準則逐漸形成。今年是福布斯中國第一次發佈中國ESG 50,展現中國企業在ESG層面的現況,集中在企業在Environmental(環境)、Social(社會)和Governance(公司治理)的作為和信息披露情況,剖析中國ESG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從千年發展目標(MDGs)到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在聯合國的推動下,ESG的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三大核心指標已成為企業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標準。此次,中國ESG 50遵循聯合國ESG框架和原則,從2022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依據全球上市公司當年的營收、利潤、資產和市值四個方面指標來排名)中選取了在ESG層面先行一步的50家中國企業。從行業分佈來看,入選企業有金融、能源、工程建造、房地產、互聯網、電子設備等十多個行業。金融行業數量位居第一,佔比達20%;能源和工程建造並列第二位,佔比同為14%;第三位是房地產和互聯網,佔比均為10%。對於金融行業來說,如今ESG早已成為「必答題」。能源、工程建造、房地產等傳統行業也正在實踐國內ESG,尤其是入圍大多數是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傳統能源企業。.1. 傳統行業更注重ESG今年4月以來,資本市場新政要求上市公司在與投資者溝通內容中增加ESG信息,又推動更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ESG專項報告,務求到2023年相關專項報告全部披露。國內傳統企業公佈ESG報告並披露相關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信息,已是迫在眉睫。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傳統能源行業是ESG風險指數最高的行業之一,面臨巨大的ESG轉型壓力,今次50家企業中,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兗礦能源、中國神華、中國能源建設等石油、煤炭等傳統能源企業均主動披露ESG報告。中國石化早在2014年就發布了《中國石化頁岩氣開發環境、社會、治理報告》。據悉,這是中國首個頁岩氣開發環境、社會、治理的專題報告,介紹具體案例的開發進展和技術創新等情況。氣候問題下,加速了碳中和目標以及疫情催生的數字化轉型,讓傳統行業務必推進自身的低碳減排和碳中和轉型規劃。工程建造、房地產、建材、鋼鐵、電子設備等傳統行業在生產製造中,短期內無法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甚至被稱作「排碳大戶」,所以這些傳統企業都試圖逐步以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把綠色低碳的理念融入日常生產和供應鏈。今年5月,TCL科技集團連續第14年發布環境、社會及治理(ESG)報告。除了踐行“雙碳”戰略外,TCL科技通過打造綠色工廠、推出綠色產品、推廣綠色文化,從價值鏈各個環節入手,引領上下游共創可持續發展。 .2. ESG不只是碳中和碳中和已成為資本市場乃至全社會的關注焦點,容易與ESG混淆,ESG除了氣候、環境等問題外,企業的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兩大因素也同等重要。ESG中的「社會」包括員工多樣性、員工福利、隱私數據保護、產品質量安全、供應鏈責任管理以及社會公益等,就是企業面向內外部的社會責任;「公司治理」則可以理解為公司的管理體系和製度,諸如管理架構、規章制度、員工關係、薪酬等。所以,ESG牽涉到企業內外部的責任以及管理體系和規章制度等多方面,即對企業內外部責任和管理都進行一個全方位的評估。ESG不僅是評估標準,也是投資理念,更是衡量企業可持續經營能力的指標。從ESG的發展史看出,最初是為反映投資者和社會公眾的道德與倫理需求,以選擇投資那些強調勞工權益、性別平等、商業道德、環境保護等因素的企業,並非只注重企業的財務、股價及市值等賬面數據。所以在ESG投資上,除了碳中和等氣候環境問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履行社會責任的表現也不能忽視。內外部管理體系健全且注重社會責任,及時披露ESG信息的大型企業,更受到投資機構的關注,所以傳統企業有一定的優勢。社會責任方面,光大銀行披露的《2021年度社會責任報告》中提到鄉村振興。例如,率先成立鄉村振興金融部,發布鄉村振興綜合金融服務品牌和服務方案,涵蓋鞏固脫貧成果、改善農村環境、創新鄉村金融、加大科技賦能等多個方面。公司治理方面,據復星國際披露,公司建立以風險管控為目標的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系統,通過風險管理的整體規劃,實施事前、事中、事後的主動風險管理,打造系統分層、賦能增值的風控體系,為實現戰略和經營目標提供重要保障。.3. 是挑戰也是機遇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Elon Musk曾稱「ESG是個騙局」。Elon Musk是全球範圍內對ESG持負面態度的代表之一。目前全球處於新冠疫情肆虐、經濟下行、通脹等陰霾下,各行各業面臨巨大的壓力和挑戰。即便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環境保護的問題,實施時都困難重重。因為企業自身用新能源來替代傳統化石能源,更需要供應鏈和價值鏈協同,共同轉型升級,難度可想而知。以蘋果供應鏈為例,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4月,蘋果全球已經有213個主要生產合作夥伴承諾,使用可再生能源來生產蘋果產品,加入蘋果清潔能源計劃的中國供應商達到55家。可見蘋果為實現碳中和目標,勢要改造整套供應鏈和價值鏈,帶動整個產業鏈的轉型升級。可持續發展、社會責任是企業的難題,但有危就有機,ESG背景下,新能源、新材料、環境保護等相關行業都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在《氣候經濟與人類未來》一書中,Bill Gates從電力、製造業、農業、交通等碳排放主要領域分析零排放面臨的挑戰,可使用的技術工具以及需要的技術突破,並提供涵蓋廣泛但每一步都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在他看來「零碳」產業是巨大的經濟機遇,那些能在這領域突破的國家將是未來十幾年引領全球經濟的國家。.4. 起步階段的中國ESG業界認為在不確定的時代下,碳中和是唯一「確定」的方向和趨勢,ESG亦然。如今ESG已經在內地形成共識,任何行業、企業、企業家都不能忽視。數據顯示,近年發布ESG相關的獨立報告的A股上市公司數量逐年增加,2021年達1,130間,佔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26.9%。但2021年只有66間企業發布純粹的ESG報告,佔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1.57%左右。中國ESG尚處於起步階段,需要解決一系列的痛點和挑戰。放眼全球,海外ESG經過多年發展,依舊充滿爭議,缺乏統一標準一直是爭論的焦點。如今全球已經形成幾十個不同的ESG相關評估標準和體系,令各評級機構對同一家企業的ESG表現有不同的評價。在全球化下,建立ESG信息披露和評估的統一標準,已是全球性的課題。ESG的初衷是不再局限於企業的財務和業績等客觀數據,將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等主觀因素融入其中,以判斷和評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心,即是為得到一個合情合理的企業評估標準和體系,幫助投資者認清企業的「真面目」,作出正確的投資判斷。另外ESG也是對企業管理的鞭策和激勵,推動企業乃至整個行業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研究結果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福布斯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