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ESG首次被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提出,目前已成為衡量和判定企業可持續發展、履行社會責任等行為的新準則和評價體系。從今年福布斯中國發布的ESG 50 可見,ESG正在成為全球共識,但ESG在中國的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除了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評價體系,人們對於ESG理念的認知,以及信息披露的內容和結構還存在不少偏差。例如,現已披露的ESG報告仍以社會責任報告形式為主、企業經營者對於ESG的內涵認知在諸多方向上還普遍沒有達成一致。ESG不僅僅是對定期披露信息或報告的強制要求,而是希望通過監督企業在Environmental(環境)、Social(社會)和Governance(公司治理)三大維度上的作為和實踐,持續踐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並將其融入企業的管理體系、經營決策以及價值觀中。踐行ESG必須將其付諸實際行動、實現落地,並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徑。未來我們希望圍繞本土化實踐、轉型源動力、創新基因、跨國經營四個維度向優秀的企業徵集ESG案例。福布斯中國也將同優秀的企業家們一起分別現實與理想之間謬誤,以圖創造“商業之上的偉大價值”。.01. 企業本土化的「最佳實踐」關注ESG與結合本土及自身現狀的優秀案例。中國企業正在著重強調「中國內涵」。除了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的發展目標達成默契,更多的ESG友好公司報告內容還包含助力共同富裕、鄉村振興等有與中國國情息息相關的議題。另外關於ESG本土實踐的新發現在於,企業ESG發展道路與公司屬性之間的相互契合,典型的如平台型公司將自身發展作為ESG重要的載體,與其中的眾多生態參與者一起,匯聚平台之力,放大社會善意。同時ESG報告還需要從自身實際出發。例如綠色公司正在ESG報告中更進一步地規劃整體的碳中和時間表。.02. 企業轉型背後的「源動力」在全球經濟形勢複雜嚴峻、疫情持續反復、全球供應鏈危機加重等挑戰下,不少企業都對ESG抱有種種疑慮:是要經濟效益,還是要社會責任?經濟效益與社會責任並不矛盾,而是互相兼容,更能成為企業轉型的源動力。典型的例子就是鋼鐵、化工、能源等傳統工業的轉型。作為兩大石油巨頭,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如今在加快新能源領域的佈局。例如7月初,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光伏日發電量突破達到10.26萬千瓦,創歷史新高。據悉這成績將為油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中國石化同樣積極推動光伏發電項目,近日上海石油高家加油站、吉泰加油站兩座加油站共計安裝了152塊光伏板,總裝機容量81.32千瓦。中國石化也將把氫能作為公司新能源業務的主要方向,打造“中國第一大氫能公司”。碳中和的目標,實質上就是減少甚至放棄化石能源的使用,全面轉向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對於傳統化石能源企業來說,雖然因政策倒逼而走上轉型之路,但也能從轉型的試錯和實踐中,轉向更廣闊的市場,並獲得更多更好的市場機會和增長點。.03. 深植企業核心的「創新基因」毋庸置疑,踐行ESG的參與主體是企業。所以企業不僅要將ESG納入到企業管理流程中,還要將其融入日常管理、經營決策、企業文化以及價值觀中,踐行ESG理念代表著擁抱新技術與新的管理方式。ESG還能在潛移默化間提升企業的資產運營、財務質量、抗風險等方面的能力。企業正建立全面覆蓋的ESG管理機制。不斷推動ESG融入公司的戰略、治理以及供應鏈管理,從而搭建起符合自身需求和特色的ESG管理體系。例如蒙牛為管理層制定了具體的ESG考核目標,寫入年度績效合同,不僅創新,也是勇氣的表達。中集集團的ESG管理機制則是從員工安全與健康、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產品質量與安全、節能降耗、綠色產品及服務、廉潔誠信經營、大氣污染物排放管理等7個議題入手,依照策略推進高能耗、高污染設備淘汰,同時也展開節能、減碳、光伏等專項研究,試點落地典型產品的碳足跡核查,並已計劃在集團全面推廣應用屋頂光伏、儲能等項目。.04. 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化「必修課」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升,越來越多中國企業走向全球,在全球市場掌握話語權。中國經濟發展的底層邏輯也正在發生轉變,以往粗略的發展模式正轉成追求自主研發、技術創新、綠色低碳以及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模式。變局之下,企業不能掉以輕心,要保持警惕,充分利用ESG等理念和管理制度,規避風險;同時關注ESG組織的建立,也是在貿易摩擦背景下,更多中國公司邁向全球化市場的新敲門磚。實踐ESG已經是中國企業的「必修課」。文/福布斯中國
2004年ESG首次被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提出,目前已成為衡量和判定企業可持續發展、履行社會責任等行為的新準則和評價體系。從今年福布斯中國發布的ESG 50 可見,ESG正在成為全球共識,但ESG在中國的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除了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評價體系,人們對於ESG理念的認知,以及信息披露的內容和結構還存在不少偏差。例如,現已披露的ESG報告仍以社會責任報告形式為主、企業經營者對於ESG的內涵認知在諸多方向上還普遍沒有達成一致。ESG不僅僅是對定期披露信息或報告的強制要求,而是希望通過監督企業在Environmental(環境)、Social(社會)和Governance(公司治理)三大維度上的作為和實踐,持續踐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並將其融入企業的管理體系、經營決策以及價值觀中。踐行ESG必須將其付諸實際行動、實現落地,並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徑。未來我們希望圍繞本土化實踐、轉型源動力、創新基因、跨國經營四個維度向優秀的企業徵集ESG案例。福布斯中國也將同優秀的企業家們一起分別現實與理想之間謬誤,以圖創造“商業之上的偉大價值”。.01. 企業本土化的「最佳實踐」關注ESG與結合本土及自身現狀的優秀案例。中國企業正在著重強調「中國內涵」。除了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的發展目標達成默契,更多的ESG友好公司報告內容還包含助力共同富裕、鄉村振興等有與中國國情息息相關的議題。另外關於ESG本土實踐的新發現在於,企業ESG發展道路與公司屬性之間的相互契合,典型的如平台型公司將自身發展作為ESG重要的載體,與其中的眾多生態參與者一起,匯聚平台之力,放大社會善意。同時ESG報告還需要從自身實際出發。例如綠色公司正在ESG報告中更進一步地規劃整體的碳中和時間表。.02. 企業轉型背後的「源動力」在全球經濟形勢複雜嚴峻、疫情持續反復、全球供應鏈危機加重等挑戰下,不少企業都對ESG抱有種種疑慮:是要經濟效益,還是要社會責任?經濟效益與社會責任並不矛盾,而是互相兼容,更能成為企業轉型的源動力。典型的例子就是鋼鐵、化工、能源等傳統工業的轉型。作為兩大石油巨頭,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如今在加快新能源領域的佈局。例如7月初,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光伏日發電量突破達到10.26萬千瓦,創歷史新高。據悉這成績將為油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中國石化同樣積極推動光伏發電項目,近日上海石油高家加油站、吉泰加油站兩座加油站共計安裝了152塊光伏板,總裝機容量81.32千瓦。中國石化也將把氫能作為公司新能源業務的主要方向,打造“中國第一大氫能公司”。碳中和的目標,實質上就是減少甚至放棄化石能源的使用,全面轉向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對於傳統化石能源企業來說,雖然因政策倒逼而走上轉型之路,但也能從轉型的試錯和實踐中,轉向更廣闊的市場,並獲得更多更好的市場機會和增長點。.03. 深植企業核心的「創新基因」毋庸置疑,踐行ESG的參與主體是企業。所以企業不僅要將ESG納入到企業管理流程中,還要將其融入日常管理、經營決策、企業文化以及價值觀中,踐行ESG理念代表著擁抱新技術與新的管理方式。ESG還能在潛移默化間提升企業的資產運營、財務質量、抗風險等方面的能力。企業正建立全面覆蓋的ESG管理機制。不斷推動ESG融入公司的戰略、治理以及供應鏈管理,從而搭建起符合自身需求和特色的ESG管理體系。例如蒙牛為管理層制定了具體的ESG考核目標,寫入年度績效合同,不僅創新,也是勇氣的表達。中集集團的ESG管理機制則是從員工安全與健康、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產品質量與安全、節能降耗、綠色產品及服務、廉潔誠信經營、大氣污染物排放管理等7個議題入手,依照策略推進高能耗、高污染設備淘汰,同時也展開節能、減碳、光伏等專項研究,試點落地典型產品的碳足跡核查,並已計劃在集團全面推廣應用屋頂光伏、儲能等項目。.04. 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化「必修課」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升,越來越多中國企業走向全球,在全球市場掌握話語權。中國經濟發展的底層邏輯也正在發生轉變,以往粗略的發展模式正轉成追求自主研發、技術創新、綠色低碳以及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模式。變局之下,企業不能掉以輕心,要保持警惕,充分利用ESG等理念和管理制度,規避風險;同時關注ESG組織的建立,也是在貿易摩擦背景下,更多中國公司邁向全球化市場的新敲門磚。實踐ESG已經是中國企業的「必修課」。文/福布斯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