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合國估計世界總人口達到80億,這是重要的里程碑,世界上許多地區都面臨著急劇下降的人口增長率,世界各國領導人也正在努力解決氣候變化、糧食安全、人口老齡化和環境破壞等緊迫的全球問題。80億與70億人口只相隔11年,持續增長可歸因於公共衛生和營養方面的進步和發展,人類預期壽命延長。聯合國估計到2030年,全球人口可能達到85億,到2050年達到97億,到2080年代達到104億左右的峰值,並一直保持到2100年。然而全球人口的增長不會均勻分佈。聯合國指到2050年,全球人口預計增長的一半以上將集中在八個國家:剛果民主共和國、埃及、埃塞俄比亞、印度、尼日利亞、巴基斯坦、菲律賓和坦桑尼亞。聯合國表示預測表明,預期壽命會增加,預計將從2019年的72.98歲提高到2050年的77.2歲,以及人口明顯老齡化。聯合國還估計,65歲以上人口的比例,將從2022年的10%上升到2050年的16%,這一比例大約是5歲以下兒童的兩倍,與12歲以下兒童的比例大致相同。人口結構的變化給各國帶來重大挑戰,聯合國敦促人口老齡化的國家調整其公共項目以解決這問題,包括提高社會保障和養老金制度的可持續性,建立全民醫療保健和建立長期護理系統。.雖然人口總數仍在攀升,但增長正在放緩。2011年,全球總人口突破了70億大關,但聯合國估計,到15年後的2037年,世界人口才會達到90億。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口出生率都在下降,因為避孕的普及、人口老齡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保護婦女和兒童權利的進步。在許多國家,生育率已經遠遠低於維持人口規模所需的水平。如今聯合國估計,全球約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出生率不足以維持人口規模的國家或地區,預計到2050年,約61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將減少1%或更多(移民和生育率下降也是一個因素)。聯合國表示到2050年,保加利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塞爾維亞和烏克蘭預計都將面臨20%或更多的人口流失。 聯合國估計,印度將在2023年的某個時候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和中國目前分別擁有約13.9億和14.1億人口,都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國美國的四倍多。聯合國預計,印度和中國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仍將是世界第一和第二大人口中心,儘管中國預計將面臨人口急劇下降,到本世紀末將減少一半。與此同時,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人口預計將在整個21世紀保持增長。 聯合國估計,到2050年,美國將不再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國,屆時它將排在第4位,位居人口約3.75億的尼日利亞之後。到2080年,它將被巴基斯坦超越。聯合國估計,到2100年,它將排在剛果民主共和國之後,排名第六。 .根據聯合國的模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十個國家將在本世紀發生如下變化: 20221.中國2.印度3.美國4.印尼5.巴基斯坦6.尼日利亞7.巴西8.孟加拉國9.俄羅斯10.墨西哥 20501.印度2.中國3.尼日利亞4.美國5.巴基斯坦6.印尼7.巴西8.剛果民主共和國9.埃塞俄比亞10.孟加拉國 21001.印度2.中國3.尼日利亞4.巴基斯坦5.剛果民主共和國6.美國7.埃塞俄比亞8.印尼9.坦桑尼亞10. 埃及聯合國報告稱,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人口變化的所有組成部分,包括生育率、死亡率和移徙」。聯合國表示,2021年,全球預期壽命從2019年的近73歲降至71歲,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聯合國指出,儘管限制措施嚴重減少了所有形式的移民,但不同地區和國家遭受的影響各不相同,對生育率的影響也有好有壞。要確切地知道地球上每時每刻有多少人口不可能的。聯合國的數據是基於使用人口普查和其他人口統計數據設計的模型預測得出。大多數預測都表明,全球人口將在本世紀下半葉下降,不過預測的時間越遠,其可靠性就越低。專家們對地球能容納的人口上限意見不一,但許多人認為,如果我們的消費和資源模式保持不變,人類可持續發展的人口上限將比目前的水平低數十億。文/ 福布斯中國
據聯合國估計世界總人口達到80億,這是重要的里程碑,世界上許多地區都面臨著急劇下降的人口增長率,世界各國領導人也正在努力解決氣候變化、糧食安全、人口老齡化和環境破壞等緊迫的全球問題。80億與70億人口只相隔11年,持續增長可歸因於公共衛生和營養方面的進步和發展,人類預期壽命延長。聯合國估計到2030年,全球人口可能達到85億,到2050年達到97億,到2080年代達到104億左右的峰值,並一直保持到2100年。然而全球人口的增長不會均勻分佈。聯合國指到2050年,全球人口預計增長的一半以上將集中在八個國家:剛果民主共和國、埃及、埃塞俄比亞、印度、尼日利亞、巴基斯坦、菲律賓和坦桑尼亞。聯合國表示預測表明,預期壽命會增加,預計將從2019年的72.98歲提高到2050年的77.2歲,以及人口明顯老齡化。聯合國還估計,65歲以上人口的比例,將從2022年的10%上升到2050年的16%,這一比例大約是5歲以下兒童的兩倍,與12歲以下兒童的比例大致相同。人口結構的變化給各國帶來重大挑戰,聯合國敦促人口老齡化的國家調整其公共項目以解決這問題,包括提高社會保障和養老金制度的可持續性,建立全民醫療保健和建立長期護理系統。.雖然人口總數仍在攀升,但增長正在放緩。2011年,全球總人口突破了70億大關,但聯合國估計,到15年後的2037年,世界人口才會達到90億。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口出生率都在下降,因為避孕的普及、人口老齡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保護婦女和兒童權利的進步。在許多國家,生育率已經遠遠低於維持人口規模所需的水平。如今聯合國估計,全球約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出生率不足以維持人口規模的國家或地區,預計到2050年,約61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將減少1%或更多(移民和生育率下降也是一個因素)。聯合國表示到2050年,保加利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塞爾維亞和烏克蘭預計都將面臨20%或更多的人口流失。 聯合國估計,印度將在2023年的某個時候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和中國目前分別擁有約13.9億和14.1億人口,都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國美國的四倍多。聯合國預計,印度和中國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仍將是世界第一和第二大人口中心,儘管中國預計將面臨人口急劇下降,到本世紀末將減少一半。與此同時,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人口預計將在整個21世紀保持增長。 聯合國估計,到2050年,美國將不再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國,屆時它將排在第4位,位居人口約3.75億的尼日利亞之後。到2080年,它將被巴基斯坦超越。聯合國估計,到2100年,它將排在剛果民主共和國之後,排名第六。 .根據聯合國的模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十個國家將在本世紀發生如下變化: 20221.中國2.印度3.美國4.印尼5.巴基斯坦6.尼日利亞7.巴西8.孟加拉國9.俄羅斯10.墨西哥 20501.印度2.中國3.尼日利亞4.美國5.巴基斯坦6.印尼7.巴西8.剛果民主共和國9.埃塞俄比亞10.孟加拉國 21001.印度2.中國3.尼日利亞4.巴基斯坦5.剛果民主共和國6.美國7.埃塞俄比亞8.印尼9.坦桑尼亞10. 埃及聯合國報告稱,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人口變化的所有組成部分,包括生育率、死亡率和移徙」。聯合國表示,2021年,全球預期壽命從2019年的近73歲降至71歲,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聯合國指出,儘管限制措施嚴重減少了所有形式的移民,但不同地區和國家遭受的影響各不相同,對生育率的影響也有好有壞。要確切地知道地球上每時每刻有多少人口不可能的。聯合國的數據是基於使用人口普查和其他人口統計數據設計的模型預測得出。大多數預測都表明,全球人口將在本世紀下半葉下降,不過預測的時間越遠,其可靠性就越低。專家們對地球能容納的人口上限意見不一,但許多人認為,如果我們的消費和資源模式保持不變,人類可持續發展的人口上限將比目前的水平低數十億。文/ 福布斯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