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2年接近尾聲,油價上漲預示著明年的石油市場將恢復牛市,而且隨著中國放鬆與新冠疫情相關的限制,以及仍在持續的俄烏戰爭意味著石油供應仍面臨風險,油價預計將超過每桶100美元。對經濟和全球衰退可能性的擔憂繼續抑製油價,但石油供應的持續緊張壓倒了這些擔憂。隨著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取消新冠清零政策,目前的石油產量將很難跟上消費。石油市場仍不穩定,但疲軟的需求似乎是其最不用擔心的問題。在2023年的任何一段時間內,原油價格都很難跌破每桶80美元,有太多因素都預示著油價將出現大幅上漲。首先是中國正在轉向「與新冠共存」政策,降低檢測和隔離要求。人們重新開始旅行,對石油的需求將增加。2022年,中國的石油需求出現20年來首次下降,中國的封鎖政策也是第四季度油價下跌的主要原因。中國的重新開放引發了石油期貨的大量交易,並將對明年的油價產生巨大的看漲影響。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預計,明年全球石油需求將激增至每日220萬桶。這遠遠超過了歐佩克2010-2019年平均每天增加150萬桶的水平。.隨著中國石油消費量恢復到以往的創紀錄水平,中國明年可能會占到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的60%。僅僅是中國的重新開放,就為抵禦衰退擔憂提供最大的壁壘。對於美國消費者來說,油價上漲將意味著在已經被證明是一個寒冬的季節給汽車加滿油和保持暖氣的成本更高。由於運輸和製造成本的提高,其他商品的價格也會更高。但石油出現牛市的理由,不只有中國政府重新開放經濟的決定。歐佩克仍然致力於以積極的供應管理來提高原油價格。今年10月,歐佩克決定將全球石油日產量削減200萬桶,這一決定震驚了石油消費國。現在看來,如果油價出現跌破90美元的趨勢,該組織似乎就準備採取進一步的行動。沙特和其他歐佩克成員國需要這些收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計,沙特阿拉伯需要每桶67美元的油價才能平衡預算,但這個數字也有可能高達80美元。無論如何,隨著西方國家尋求向更清潔的能源過渡,沙特阿拉伯希望盡可能地最大化其石油儲備的價值。在擴大後的歐佩克+產油國集團中,俄羅斯是唯一的重量級國家,在烏克蘭戰爭仍未結束之際,它更需要石油收入。隨著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製裁不斷升級,這為石油市場提供了另一個看漲的不確定因素。歐盟的禁運和七國集團對俄羅斯石油銷售的相關價格上限要影響到石油價格還需要時間,但專家認為,這些影響將在2023年第一季度顯現,屆時歐盟的禁令將於2月5日擴大到包括俄羅斯精煉石油產品。在莫斯科努力尋找歐盟以外的替代買家之際,俄羅斯石油產量可能每天減少多達200萬桶。即使如此,石油買家也將不得不使用非西方的油輪和海運服務。俄羅斯總統普京可能會主動削減石油產量以回應西方的制裁,給石油市場帶來更多麻煩。俄羅斯已經威脅要在明年初之前,每天減產50萬至70萬桶石油。莫斯科有可能是在虛張聲勢,但即使是俄羅斯的減產威脅也足以在經濟中引發漣漪。考慮到俄羅斯在滿足全球對中間餾分油需求方面的重要性,全球柴油、航空燃料和取暖油產品市場尤其受到俄羅斯的生產決策的影響。國際能源機構(IEA)預計,明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增加至每日170萬桶,全球石油產量將僅增加至每日77萬桶。每日近100萬桶的缺口將迫使石油消費國消耗已經非常低的庫存。這種情況證明,石油公司高管在過去幾年一直警告的長期投資不足問題,除了歐佩克以外的美國、巴西和挪威等少數國家,以及歐佩克內部的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新石油供應項目的資本支出一直滯後。供應中斷導致明年第二季度油價再次飆升的風險是真實存在的。如果油價再次飆升,拜登政府並不具備強有力的應對能力。拜登已經宣布停止釋放戰略石油儲備(SPR)的計劃,並開始購買石油以補充儲存在墨西哥灣沿岸鹽洞中的石油庫存,此前該庫存已降至40年來的最低水平。拜登的戰略石油儲備政策實際上為石油設定了一個價格下限。與此同時,白宮仍在努力推進其積極的氣候議程和反化石燃料政策,其中包括在石油和天然氣租賃方面採取最低限度的措施,並阻止油氣管道和其他傳統能源基礎設施項目獲得許可。目前的政治環境不太可能說服美國石油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投資於增加石油供應。雖然美國和歐洲的經濟可能在2023年進入衰退,但國際能源機構預計,任何衰退都將是溫和的。經合組織成員國的就業和消費支出數據穩健,而通脹數據顯示,價格壓力已有所緩解,並可能已經見頂,提振了經濟軟著陸的希望。燃料轉換是明年對石油多頭有利的另一個原因。歐洲和亞洲的天然氣價格仍處於高位,促使工業用戶從更昂貴的天然氣轉向燃料油或柴油等石油產品,從而增加了對原油的需求。很難想像2023年的石油市場會有更好的格局。這就是石油市場專家Danial Yergin預測,明年中國全面開放時,油價可能漲到每桶121美元的原因,也是雖然全球各地預計將出現經濟逆風,但石油在2023年看起來仍是投資者絕佳選擇的原因。 本文作者為福布斯撰稿人,文章觀點僅代表個人。文/Dan Eberhart / 福布斯中國
隨著2022年接近尾聲,油價上漲預示著明年的石油市場將恢復牛市,而且隨著中國放鬆與新冠疫情相關的限制,以及仍在持續的俄烏戰爭意味著石油供應仍面臨風險,油價預計將超過每桶100美元。對經濟和全球衰退可能性的擔憂繼續抑製油價,但石油供應的持續緊張壓倒了這些擔憂。隨著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取消新冠清零政策,目前的石油產量將很難跟上消費。石油市場仍不穩定,但疲軟的需求似乎是其最不用擔心的問題。在2023年的任何一段時間內,原油價格都很難跌破每桶80美元,有太多因素都預示著油價將出現大幅上漲。首先是中國正在轉向「與新冠共存」政策,降低檢測和隔離要求。人們重新開始旅行,對石油的需求將增加。2022年,中國的石油需求出現20年來首次下降,中國的封鎖政策也是第四季度油價下跌的主要原因。中國的重新開放引發了石油期貨的大量交易,並將對明年的油價產生巨大的看漲影響。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預計,明年全球石油需求將激增至每日220萬桶。這遠遠超過了歐佩克2010-2019年平均每天增加150萬桶的水平。.隨著中國石油消費量恢復到以往的創紀錄水平,中國明年可能會占到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的60%。僅僅是中國的重新開放,就為抵禦衰退擔憂提供最大的壁壘。對於美國消費者來說,油價上漲將意味著在已經被證明是一個寒冬的季節給汽車加滿油和保持暖氣的成本更高。由於運輸和製造成本的提高,其他商品的價格也會更高。但石油出現牛市的理由,不只有中國政府重新開放經濟的決定。歐佩克仍然致力於以積極的供應管理來提高原油價格。今年10月,歐佩克決定將全球石油日產量削減200萬桶,這一決定震驚了石油消費國。現在看來,如果油價出現跌破90美元的趨勢,該組織似乎就準備採取進一步的行動。沙特和其他歐佩克成員國需要這些收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計,沙特阿拉伯需要每桶67美元的油價才能平衡預算,但這個數字也有可能高達80美元。無論如何,隨著西方國家尋求向更清潔的能源過渡,沙特阿拉伯希望盡可能地最大化其石油儲備的價值。在擴大後的歐佩克+產油國集團中,俄羅斯是唯一的重量級國家,在烏克蘭戰爭仍未結束之際,它更需要石油收入。隨著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製裁不斷升級,這為石油市場提供了另一個看漲的不確定因素。歐盟的禁運和七國集團對俄羅斯石油銷售的相關價格上限要影響到石油價格還需要時間,但專家認為,這些影響將在2023年第一季度顯現,屆時歐盟的禁令將於2月5日擴大到包括俄羅斯精煉石油產品。在莫斯科努力尋找歐盟以外的替代買家之際,俄羅斯石油產量可能每天減少多達200萬桶。即使如此,石油買家也將不得不使用非西方的油輪和海運服務。俄羅斯總統普京可能會主動削減石油產量以回應西方的制裁,給石油市場帶來更多麻煩。俄羅斯已經威脅要在明年初之前,每天減產50萬至70萬桶石油。莫斯科有可能是在虛張聲勢,但即使是俄羅斯的減產威脅也足以在經濟中引發漣漪。考慮到俄羅斯在滿足全球對中間餾分油需求方面的重要性,全球柴油、航空燃料和取暖油產品市場尤其受到俄羅斯的生產決策的影響。國際能源機構(IEA)預計,明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增加至每日170萬桶,全球石油產量將僅增加至每日77萬桶。每日近100萬桶的缺口將迫使石油消費國消耗已經非常低的庫存。這種情況證明,石油公司高管在過去幾年一直警告的長期投資不足問題,除了歐佩克以外的美國、巴西和挪威等少數國家,以及歐佩克內部的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新石油供應項目的資本支出一直滯後。供應中斷導致明年第二季度油價再次飆升的風險是真實存在的。如果油價再次飆升,拜登政府並不具備強有力的應對能力。拜登已經宣布停止釋放戰略石油儲備(SPR)的計劃,並開始購買石油以補充儲存在墨西哥灣沿岸鹽洞中的石油庫存,此前該庫存已降至40年來的最低水平。拜登的戰略石油儲備政策實際上為石油設定了一個價格下限。與此同時,白宮仍在努力推進其積極的氣候議程和反化石燃料政策,其中包括在石油和天然氣租賃方面採取最低限度的措施,並阻止油氣管道和其他傳統能源基礎設施項目獲得許可。目前的政治環境不太可能說服美國石油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投資於增加石油供應。雖然美國和歐洲的經濟可能在2023年進入衰退,但國際能源機構預計,任何衰退都將是溫和的。經合組織成員國的就業和消費支出數據穩健,而通脹數據顯示,價格壓力已有所緩解,並可能已經見頂,提振了經濟軟著陸的希望。燃料轉換是明年對石油多頭有利的另一個原因。歐洲和亞洲的天然氣價格仍處於高位,促使工業用戶從更昂貴的天然氣轉向燃料油或柴油等石油產品,從而增加了對原油的需求。很難想像2023年的石油市場會有更好的格局。這就是石油市場專家Danial Yergin預測,明年中國全面開放時,油價可能漲到每桶121美元的原因,也是雖然全球各地預計將出現經濟逆風,但石油在2023年看起來仍是投資者絕佳選擇的原因。 本文作者為福布斯撰稿人,文章觀點僅代表個人。文/Dan Eberhart / 福布斯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