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強勁的勞動力市場中,企業會發現自己需要爭奪人才。「躺平」和「辭職潮」等趨勢,也為員工提出更多要求鋪路;但有關大規模凍結招聘和裁員的報導,也讓許多員工緊張。部分人在擔心能否保住他們的職位,有些員工則考慮2023年轉行。關鍵問題:今年控制勞動力市場的將是僱主還是員工? 1. 真相:勞動力市場的不確定性將繼續存在目前就做出準確的預測是很難的,但有一點經濟學家可以預測,那就是:勞動力市場仍將難以用簡單的術語來定義。利率上升、通貨膨脹和持續的經濟衰退威脅,全球經濟仍然不穩定。許多大公司在宣布裁員和凍結招聘。據報導到去年12月,美國的失業率降至疫情前才出現過的低點。在美聯儲努力減緩經濟增長之際,到底是什麼讓美國勞動力市場保持強勁?要理解勞動力市場與經濟不確定性之間的矛盾,就必須了解其原因。美國人通常習慣於從勞動力的角度來理解經濟。如果經濟強勁,那麼就業市場也會強勁;當經濟陷入困境時,員工們就會急於保住自己的工作。但疫情對這種非黑即白的思維造成了衝擊。今年,專家們正在探索通貨膨脹的其他原因。例如,全球經濟仍在與供應鏈問題作鬥爭,其他國家的經濟增長也在放緩,部分原因是政治動盪。如果從全球範圍來看美國經濟,就會更容易理解勞動力市場是如何保持強勁。經濟策略師和政策制定者必須重新考慮,成本上升並非因為勞動力市場緊張時,他們該如何應對通貨膨脹。2. 對2023年就業市場趨勢和工作場所變化的預測由於一些公司正大規模裁員和凍結招聘,部分有遠見的公司則會迫不及待地抓住新湧現的頂尖人才。在健康但不可預測的勞動力市場中,員工們希望在經濟出現更明確下滑之前主動行動。尤其是對於那些不滿現狀的員工來說,與其無限期地困在並不滿意的崗位上,不如現在就換工作。出於這些原因,2023年的僱主不僅需要努力招聘頂級人才,還要努力留住人才。那麼僱主們需要做些什麼,才能讓優秀人才不會在緩慢緊縮的市場中伺機而動呢?求職者又應該在潛在的新僱主那裡尋找什麼品質?> 趨勢1 技能提升和內部流動 長期以來,提高員工的技能一直是許多僱主的目標,2023年領導者將開始更加認真地對待內部流動,以保持強勁的員工留任率。即使晉升和加薪不在預算之內,員工們也渴望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領導者可能會更願意提供更多的課程、認證和其他職業發展工具,促進員工的持續學習。企業會對滿足其當前和未來需求的技能提升項目進行持續投資。技能提升不僅能填補目前的職位空缺,還能幫助企業減少招聘成本,讓高潛力、高績效的員工能夠看到清晰的職業發展道路,提高員工留存率。努力提高現有員工的技能,會使企業在強勁的勞動力市場中得到競爭優勢。頂尖的專業人才傾向於尋找那些願意投資於員工職業發展的公司。 > 趨勢2 新工作時間 靈活性是2023年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勞動力市場的上升趨勢。疫情期間,遠程工作讓個人的工作和生活更加平衡,如今專業人士在尋找他們未來的雇主時,對靈活性的標準也相應提高。雖然它可能指的是混合工作時間表或遠程工作,但越來越多的領袖也在認真考慮每週四天工作制,讓允許員工休息三天,在另外四天內共計工作40小時。這種工作制背後的理念與混合工作模式的目標類似。僱主希望提供更多的靈活性,讓員工滿意並提升員工工作效率。每週四天工作制還可能降低離職率,提高生產力,減少分心和缺勤,並提高整體士氣。目前四天工作制的工作模式非常成功,許多員工表示,除非大幅加薪,否則他們永遠也不會回到五天工作制。3. 2023年勞動力市場的求職雖然目前的勞動力市場仍然很有彈性,但僱主仍有很大可能在2023年佔上風。畢竟人才庫裡有很多頂尖人才,這使得市場強勁但競爭激烈。求職者將需要在求職方法上更具戰略性。漁翁撒網地投履歷已經不適用,個人簡歷和職業品牌優化將更重要。求職者今年看到的空缺職位可能更少,競爭也更激烈,但仍然可以通過關注特定的雇主,並利用他們的人脈優勢來找到絕佳的工作機會。專業人士開始理解成為行業KOl的價值,像 LinkedIn 這樣的社交工具將更受歡迎。本文作者為福布斯撰稿人,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文/ Kara Dennison / 福布斯中國
在強勁的勞動力市場中,企業會發現自己需要爭奪人才。「躺平」和「辭職潮」等趨勢,也為員工提出更多要求鋪路;但有關大規模凍結招聘和裁員的報導,也讓許多員工緊張。部分人在擔心能否保住他們的職位,有些員工則考慮2023年轉行。關鍵問題:今年控制勞動力市場的將是僱主還是員工? 1. 真相:勞動力市場的不確定性將繼續存在目前就做出準確的預測是很難的,但有一點經濟學家可以預測,那就是:勞動力市場仍將難以用簡單的術語來定義。利率上升、通貨膨脹和持續的經濟衰退威脅,全球經濟仍然不穩定。許多大公司在宣布裁員和凍結招聘。據報導到去年12月,美國的失業率降至疫情前才出現過的低點。在美聯儲努力減緩經濟增長之際,到底是什麼讓美國勞動力市場保持強勁?要理解勞動力市場與經濟不確定性之間的矛盾,就必須了解其原因。美國人通常習慣於從勞動力的角度來理解經濟。如果經濟強勁,那麼就業市場也會強勁;當經濟陷入困境時,員工們就會急於保住自己的工作。但疫情對這種非黑即白的思維造成了衝擊。今年,專家們正在探索通貨膨脹的其他原因。例如,全球經濟仍在與供應鏈問題作鬥爭,其他國家的經濟增長也在放緩,部分原因是政治動盪。如果從全球範圍來看美國經濟,就會更容易理解勞動力市場是如何保持強勁。經濟策略師和政策制定者必須重新考慮,成本上升並非因為勞動力市場緊張時,他們該如何應對通貨膨脹。2. 對2023年就業市場趨勢和工作場所變化的預測由於一些公司正大規模裁員和凍結招聘,部分有遠見的公司則會迫不及待地抓住新湧現的頂尖人才。在健康但不可預測的勞動力市場中,員工們希望在經濟出現更明確下滑之前主動行動。尤其是對於那些不滿現狀的員工來說,與其無限期地困在並不滿意的崗位上,不如現在就換工作。出於這些原因,2023年的僱主不僅需要努力招聘頂級人才,還要努力留住人才。那麼僱主們需要做些什麼,才能讓優秀人才不會在緩慢緊縮的市場中伺機而動呢?求職者又應該在潛在的新僱主那裡尋找什麼品質?> 趨勢1 技能提升和內部流動 長期以來,提高員工的技能一直是許多僱主的目標,2023年領導者將開始更加認真地對待內部流動,以保持強勁的員工留任率。即使晉升和加薪不在預算之內,員工們也渴望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領導者可能會更願意提供更多的課程、認證和其他職業發展工具,促進員工的持續學習。企業會對滿足其當前和未來需求的技能提升項目進行持續投資。技能提升不僅能填補目前的職位空缺,還能幫助企業減少招聘成本,讓高潛力、高績效的員工能夠看到清晰的職業發展道路,提高員工留存率。努力提高現有員工的技能,會使企業在強勁的勞動力市場中得到競爭優勢。頂尖的專業人才傾向於尋找那些願意投資於員工職業發展的公司。 > 趨勢2 新工作時間 靈活性是2023年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勞動力市場的上升趨勢。疫情期間,遠程工作讓個人的工作和生活更加平衡,如今專業人士在尋找他們未來的雇主時,對靈活性的標準也相應提高。雖然它可能指的是混合工作時間表或遠程工作,但越來越多的領袖也在認真考慮每週四天工作制,讓允許員工休息三天,在另外四天內共計工作40小時。這種工作制背後的理念與混合工作模式的目標類似。僱主希望提供更多的靈活性,讓員工滿意並提升員工工作效率。每週四天工作制還可能降低離職率,提高生產力,減少分心和缺勤,並提高整體士氣。目前四天工作制的工作模式非常成功,許多員工表示,除非大幅加薪,否則他們永遠也不會回到五天工作制。3. 2023年勞動力市場的求職雖然目前的勞動力市場仍然很有彈性,但僱主仍有很大可能在2023年佔上風。畢竟人才庫裡有很多頂尖人才,這使得市場強勁但競爭激烈。求職者將需要在求職方法上更具戰略性。漁翁撒網地投履歷已經不適用,個人簡歷和職業品牌優化將更重要。求職者今年看到的空缺職位可能更少,競爭也更激烈,但仍然可以通過關注特定的雇主,並利用他們的人脈優勢來找到絕佳的工作機會。專業人士開始理解成為行業KOl的價值,像 LinkedIn 這樣的社交工具將更受歡迎。本文作者為福布斯撰稿人,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文/ Kara Dennison / 福布斯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