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招聘龍頭領英(LinkedIn)公佈削減700多個職位的計劃,是今年在高通脹和經濟不確定性持續存在的情況下,裁員的最新公司。其發佈公告表示,中國本土化求職招聘平台「領英職場」將於2023年8月9日正式停止服務。屆時所有領英職場的產品和服務將停止,包括移動端APP、桌面端網站和微信小程序。雖然這並不代表完全撤離中國,但接下來的業務會更偏向於ToB的企業服務,C端個人服務所剩無幾。《福布斯》的裁員追踪數據顯示,從年初開始,亞馬遜、谷歌、Meta和微軟等科技公司的裁員人數激增。在上個財政季度,美國因大規模裁員而失去工作的人數接近14萬人,比前兩個季度加起來還要多。根據報導,迪士尼、3M和高盛等其他行業的大公司也在不斷地裁員,埃森哲、貝恩和麥肯錫等通常會聘用大量應屆畢業生的諮詢公司,也不約而同地推遲了入職時間。就在上週,Shopify首席執行官 Tobi Lutke 在給員工的備忘錄中公佈了裁員計劃,併計劃將其物流部門出售給科技公司Flexport,稱該公司正在適應「人工智能時代的黎明」,並稱它有「使用人工智能來幫助我們的客戶的最好機會」(據PitchBook報導,在去年7月該公司再次裁員10%之後,估計本次裁員將影響Shopify約11,600名員工中的2300多人)。一波又一波的裁員減招新聞,讓今年的畢業生們麻木了,這波浪潮中,福布斯觀察到,應屆畢業生的整體求職趨勢正在發生變化。目前2023屆的許多畢業生正在轉移他們的關注點。大學生求職平台Handshake對954名學生用戶進行的調查顯示,從2022年夏季到2023年春季,將公司品牌作為求職參考因素的2023屆畢業生下降了10個百分點。同期在求職時優先考慮發展迅速的公司的學生比例,也從39%下降到19%。Handshake首席教育戰略官 Christine Cruzvergara表示:「那些學生都在想:我不想再看到任何的不穩定。」她說今年這屆畢業生的獨特之處在於,他們四年的大學生活都被新冠疫情打亂了,大四的時候他們看到ChatGPT的爆發,小學時他們看到父母的生活被金融危機打亂。「你可以看到他們在尋找什麼。他們不再只是被那些大名鼎鼎、發展迅速的公司所吸引,而你會發現前幾屆的畢業生會被這些光鮮亮麗的東西所吸引。」Handshake的調查還顯示,3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正在尋找更多的行業、公司和職位,71%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願意搬到另一個城市尋找合適的工作。.01 比起知名度,更在意穩定性來自Handshake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今年的畢業生似乎不太關心是否能被一家快速發展的知名公司聘用,而更關注是否穩定。原因是種種因素下,裁員越來越多,甚至一些大僱主還推遲了入職日期。耶魯大學大四學生 Yuliia Zhukovets 在最近申請了一間科技巨頭的數據科學家職位,並接受了面試評估,她說這家公司三週沒有給到回應。聯繫之後,朱科維茨得到一些壞消息:目前數據科學崗位已被凍結。現在畢業在即,她只能繼續申請其他小公司,並考慮諮詢等非技術型的崗位。她是統計學和數據科學專業的學生,看到大公司都在大規模裁員,有些公司甚至取消了空缺:「這樣的情況肯定會使人失去動力,甚至連看都不想看這些公司一眼。」02 大公司正在失去光環,畢業生更加務實Christine 說大型科技公司的招聘名額再次增加時,年輕的求職者肯定會跳槽,但過去幾個月的大規模裁員和正在進行的「福利割讓」(perk- ceession)可能會對年輕員工看待科技工作的文化和安全性態度產生持久的影響。她說:「我認為它的光澤肯定已經消失了。」Yuliia只是眾多重新設定期望和目標的學生之一。她說:「我寧願在一間可以獲得更多的實踐經驗、發揮更大的作用的小公司工作。」雖然她仍希望在科技行業找到一份工作,但她也正在努力尋找其他選擇以及對現實妥協。曾在惠普企業(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和SAP等公司擔任過高管職位的資深人力資源高管的 Jenny Dearborn 表示,在2023屆畢業生的整個大學生涯中,新冠肺炎疫情一直困擾著他們,他們更能適應變化。迪爾伯恩說,當公司招的人多到他們不知道該怎麼用的時候,經濟就會變得「超級火熱」。他還說:「應屆畢業生有太多的選擇,他們覺得自己被凍住了。有些人甚至猶豫是否要接下這個好工作,因為一些更好的工作可能馬上就會到來。而現在,應屆畢業生更加務實了。」.03 科技行業就業達到拐點,更多人考慮「新出路」和耶魯大學的Yuliia一樣,今年的畢業生對其他行業的科技職位也表現更大的興趣。在另一項數據分析中,Handshake發現今年申請科技公司實習的學生人數下降了8.1個百分點,申請其他所有行業實習的科技專業學生人數卻有所增加。根據Handshake的最新報告,政府部門的求職申請增加104%。即將在田納西大學(University of Tennessee)完成市場營銷碩士學位的 Sophia Cusack 說,她一直想搬到紐約,畢業後在歐萊雅(L'oreal)這樣的大型美容公司工作,但由於目前的就業市場非常嚴峻,她把目標放在經紀公司或小公司,並打算搬回北卡羅來納州的夏洛特。自今年2月開始求職後,她變得更有創意,她將自己的視頻與求職申請一起發送,並專注於那些能用上她的分析和洞察消費者技能的工作。隨著科技公司大幅裁員,她認為這可能會對她的同行產生影響。Sophia說: 「我覺得每個人在某些時候都會想'我想去谷歌工作,我可以在谷歌的辦公室里切幾張幻燈片',但我已經被現實從這種思考過程中拉了出來。」還有一些人,比如佩斯大學(Pace University)的大四學生Alessandro Seni,想在畢業後全職創業。A.Team是一個自由職業平台,公司可以在該平台上僱傭承包商團隊來完成項目。該平台表示,在對500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進行的調查中,61%的人表示他們想把業餘工作變成全職工作,而68%的人正在考慮以自由職業者的身份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在申請了大約50份工作但幾乎沒有回音後,塞尼說他現在傾向於專注他創建的教育平台。“如果我試著做自己的事情,一年以後,即使它沒有任何進展,我還是只有23歲,”現年22歲的塞尼說。他還說到那時也許就業市場會好轉。Lindsay Sanchez 今年4月從猶他州的恩賽學院(Ensign College)畢業,她說自己已經申請了200多份工作,她希望能有強大的公司文化,但現在「甚至沒有機會挑剔這些工作」,她說自己在一些面試中被「隱形」了。現在她不再找數字營銷的工作,而是找客戶服務的工作。.04 經濟寒潮加劇求職競爭總部位於芝加哥的獵頭公司LaSalle Network的首席執行官 Tom Gimbel 表示: 「如果經濟出現問題,他們希望能有所掌握。他們不想在音樂停止時被發現沒有椅子。」羅徹斯特理工學院(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計算機科學碩士研究Ketaki Tilak擔心,其他那些剛入職不久、最近被解僱的員工可能會成為他的競爭對手,就像在去年夏天沒有得到全職工作機會的實習生一樣。Ketaki說: 「通常情況下,你不會和這些已經在臉書、亞馬遜、網飛、谷歌公司工作了一年的人競爭。」她說自去年10月以來已經申請了大約450份工作,但還沒有收到一份錄用通知。約翰遜威爾士大學(Johnson & Wales University)的大四學生凱爾·勒波德(Kyle Leupold)也感受到了壓力。一家高等教育機構給了他三個月的時間來接受一份IT工作,他說他之所以有這麼多時間,是因為這家公司知道他還是一名學生。然而很快這份工作被取消了,他被告知這個職位已經沒有空缺了。這位網絡安全專業的學生說,越來越緊縮的預算,以及越來越多僱主將IT和安全專家外包出去,都對他的求職沒有任何幫助。洛波德說:「我並沒有做好準備面對當下的經濟環境。」也有中國的海外留學生對筆者表示,目前大家都掛在外包公司,等著被「出售」。文|福布斯美國|福布斯中國
5月9日,招聘龍頭領英(LinkedIn)公佈削減700多個職位的計劃,是今年在高通脹和經濟不確定性持續存在的情況下,裁員的最新公司。其發佈公告表示,中國本土化求職招聘平台「領英職場」將於2023年8月9日正式停止服務。屆時所有領英職場的產品和服務將停止,包括移動端APP、桌面端網站和微信小程序。雖然這並不代表完全撤離中國,但接下來的業務會更偏向於ToB的企業服務,C端個人服務所剩無幾。《福布斯》的裁員追踪數據顯示,從年初開始,亞馬遜、谷歌、Meta和微軟等科技公司的裁員人數激增。在上個財政季度,美國因大規模裁員而失去工作的人數接近14萬人,比前兩個季度加起來還要多。根據報導,迪士尼、3M和高盛等其他行業的大公司也在不斷地裁員,埃森哲、貝恩和麥肯錫等通常會聘用大量應屆畢業生的諮詢公司,也不約而同地推遲了入職時間。就在上週,Shopify首席執行官 Tobi Lutke 在給員工的備忘錄中公佈了裁員計劃,併計劃將其物流部門出售給科技公司Flexport,稱該公司正在適應「人工智能時代的黎明」,並稱它有「使用人工智能來幫助我們的客戶的最好機會」(據PitchBook報導,在去年7月該公司再次裁員10%之後,估計本次裁員將影響Shopify約11,600名員工中的2300多人)。一波又一波的裁員減招新聞,讓今年的畢業生們麻木了,這波浪潮中,福布斯觀察到,應屆畢業生的整體求職趨勢正在發生變化。目前2023屆的許多畢業生正在轉移他們的關注點。大學生求職平台Handshake對954名學生用戶進行的調查顯示,從2022年夏季到2023年春季,將公司品牌作為求職參考因素的2023屆畢業生下降了10個百分點。同期在求職時優先考慮發展迅速的公司的學生比例,也從39%下降到19%。Handshake首席教育戰略官 Christine Cruzvergara表示:「那些學生都在想:我不想再看到任何的不穩定。」她說今年這屆畢業生的獨特之處在於,他們四年的大學生活都被新冠疫情打亂了,大四的時候他們看到ChatGPT的爆發,小學時他們看到父母的生活被金融危機打亂。「你可以看到他們在尋找什麼。他們不再只是被那些大名鼎鼎、發展迅速的公司所吸引,而你會發現前幾屆的畢業生會被這些光鮮亮麗的東西所吸引。」Handshake的調查還顯示,3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正在尋找更多的行業、公司和職位,71%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願意搬到另一個城市尋找合適的工作。.01 比起知名度,更在意穩定性來自Handshake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今年的畢業生似乎不太關心是否能被一家快速發展的知名公司聘用,而更關注是否穩定。原因是種種因素下,裁員越來越多,甚至一些大僱主還推遲了入職日期。耶魯大學大四學生 Yuliia Zhukovets 在最近申請了一間科技巨頭的數據科學家職位,並接受了面試評估,她說這家公司三週沒有給到回應。聯繫之後,朱科維茨得到一些壞消息:目前數據科學崗位已被凍結。現在畢業在即,她只能繼續申請其他小公司,並考慮諮詢等非技術型的崗位。她是統計學和數據科學專業的學生,看到大公司都在大規模裁員,有些公司甚至取消了空缺:「這樣的情況肯定會使人失去動力,甚至連看都不想看這些公司一眼。」02 大公司正在失去光環,畢業生更加務實Christine 說大型科技公司的招聘名額再次增加時,年輕的求職者肯定會跳槽,但過去幾個月的大規模裁員和正在進行的「福利割讓」(perk- ceession)可能會對年輕員工看待科技工作的文化和安全性態度產生持久的影響。她說:「我認為它的光澤肯定已經消失了。」Yuliia只是眾多重新設定期望和目標的學生之一。她說:「我寧願在一間可以獲得更多的實踐經驗、發揮更大的作用的小公司工作。」雖然她仍希望在科技行業找到一份工作,但她也正在努力尋找其他選擇以及對現實妥協。曾在惠普企業(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和SAP等公司擔任過高管職位的資深人力資源高管的 Jenny Dearborn 表示,在2023屆畢業生的整個大學生涯中,新冠肺炎疫情一直困擾著他們,他們更能適應變化。迪爾伯恩說,當公司招的人多到他們不知道該怎麼用的時候,經濟就會變得「超級火熱」。他還說:「應屆畢業生有太多的選擇,他們覺得自己被凍住了。有些人甚至猶豫是否要接下這個好工作,因為一些更好的工作可能馬上就會到來。而現在,應屆畢業生更加務實了。」.03 科技行業就業達到拐點,更多人考慮「新出路」和耶魯大學的Yuliia一樣,今年的畢業生對其他行業的科技職位也表現更大的興趣。在另一項數據分析中,Handshake發現今年申請科技公司實習的學生人數下降了8.1個百分點,申請其他所有行業實習的科技專業學生人數卻有所增加。根據Handshake的最新報告,政府部門的求職申請增加104%。即將在田納西大學(University of Tennessee)完成市場營銷碩士學位的 Sophia Cusack 說,她一直想搬到紐約,畢業後在歐萊雅(L'oreal)這樣的大型美容公司工作,但由於目前的就業市場非常嚴峻,她把目標放在經紀公司或小公司,並打算搬回北卡羅來納州的夏洛特。自今年2月開始求職後,她變得更有創意,她將自己的視頻與求職申請一起發送,並專注於那些能用上她的分析和洞察消費者技能的工作。隨著科技公司大幅裁員,她認為這可能會對她的同行產生影響。Sophia說: 「我覺得每個人在某些時候都會想'我想去谷歌工作,我可以在谷歌的辦公室里切幾張幻燈片',但我已經被現實從這種思考過程中拉了出來。」還有一些人,比如佩斯大學(Pace University)的大四學生Alessandro Seni,想在畢業後全職創業。A.Team是一個自由職業平台,公司可以在該平台上僱傭承包商團隊來完成項目。該平台表示,在對500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進行的調查中,61%的人表示他們想把業餘工作變成全職工作,而68%的人正在考慮以自由職業者的身份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在申請了大約50份工作但幾乎沒有回音後,塞尼說他現在傾向於專注他創建的教育平台。“如果我試著做自己的事情,一年以後,即使它沒有任何進展,我還是只有23歲,”現年22歲的塞尼說。他還說到那時也許就業市場會好轉。Lindsay Sanchez 今年4月從猶他州的恩賽學院(Ensign College)畢業,她說自己已經申請了200多份工作,她希望能有強大的公司文化,但現在「甚至沒有機會挑剔這些工作」,她說自己在一些面試中被「隱形」了。現在她不再找數字營銷的工作,而是找客戶服務的工作。.04 經濟寒潮加劇求職競爭總部位於芝加哥的獵頭公司LaSalle Network的首席執行官 Tom Gimbel 表示: 「如果經濟出現問題,他們希望能有所掌握。他們不想在音樂停止時被發現沒有椅子。」羅徹斯特理工學院(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計算機科學碩士研究Ketaki Tilak擔心,其他那些剛入職不久、最近被解僱的員工可能會成為他的競爭對手,就像在去年夏天沒有得到全職工作機會的實習生一樣。Ketaki說: 「通常情況下,你不會和這些已經在臉書、亞馬遜、網飛、谷歌公司工作了一年的人競爭。」她說自去年10月以來已經申請了大約450份工作,但還沒有收到一份錄用通知。約翰遜威爾士大學(Johnson & Wales University)的大四學生凱爾·勒波德(Kyle Leupold)也感受到了壓力。一家高等教育機構給了他三個月的時間來接受一份IT工作,他說他之所以有這麼多時間,是因為這家公司知道他還是一名學生。然而很快這份工作被取消了,他被告知這個職位已經沒有空缺了。這位網絡安全專業的學生說,越來越緊縮的預算,以及越來越多僱主將IT和安全專家外包出去,都對他的求職沒有任何幫助。洛波德說:「我並沒有做好準備面對當下的經濟環境。」也有中國的海外留學生對筆者表示,目前大家都掛在外包公司,等著被「出售」。文|福布斯美國|福布斯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