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秀娟女性領導力是近年來火熱的話題,也是我一直關注的研究課題。 有人認為女性領導力是個偽命題,因為領導力應該是不分男女的,在戰場上沒有男女之分。 在某種意義上,我是贊成這個觀點的,男人和女人都是人,男領導和女領導都是領導,所以他們都有共性,就是「人」和「領導」。但也有很多的研究發現,性別確實影響一個人的認知、行為和決策。 所以性別帶來的領導風格和效果的差異性,是需要加以關注和研究的。40年前,Edgar H. Schein將管理者的特點分為「偏剛性」「偏柔性」和「偏中性」,然後讓男性和女性管理者對相關特點的清單進行打分分類。 結果顯示,「剛性特質」要比「柔性特質」更加符合被預期成為領導者的特質屬性,即男性比女性更具有領導者的特質。 而柔性化的特質被視為女性在領導角色中最大的短板。因為「領導角色」和「性別角色」之間的不相容,使得女性領導在過去一直面臨兩難窘境:強硬了,別人說你像個男人; 柔弱了,別人說你不像個領導,這種「雙重偏見」使得職場女性兩面不討好,容易得到負面的評價。 而許多女性為了避免面對偏見,害怕被批評和否定,寧願劃地自限,將自己局限在傳統的女性角色中,為自己設下心理天花板,當然也有些就索性化身花木蘭,把自己當男人用。但時代轉變了,如果說工業化時代強調領導力中剛性的特質,互聯網時代則更強調領導力中柔性的特質。John Gerzema和Michael D'Antonio在他們的書《雅典娜學說》(以希臘女神的名字命名)中提出了女性的價值在未來凸顯的優勢。 根據他們在全世界範圍內針對6.4萬名對象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女性領導力和價值觀正變得比過去的男子氣概更受歡迎,因為他們所生存的環境正在走向一個更加相互依存、透明的景象,要求我們應該採用更加靈活、協作和注重培養的領導方式。 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需要採用一種強調合作、長遠思考和靈活變通的領導風格。 這就是為什麼最近這些年我們會特別關注所謂的女性領導力。我覺得我們應該澄清一個概念。 過去所謂的男性和女性領導力是針對性別來區分的,但剛性和柔性是按行為特質來定義的。 所以我會更傾向於用柔性領導力而不是女性領導力。那什麼是柔性領導力? 我用「上善若水」來形容。.最高尚的領導力如水一般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老子《道德經》老子的這段闡述概括了水的7種「善」。 女人如水,水的比喻能以一種與男性截然不同的方式來描述女性的領導特質。這7種「善」對應了水在不同形態下的7種特質,因為水可以有多種形態,在不同的條件下會變成雨或冰,它也可以像海洋一樣廣闊,可以像瀑布一樣強大,可以像水滴一樣微小。但在所有形式中,水都在維持水準面的平衡。柔性領導力的7個特質1、居善地-河流:朝著前方行進的方向原則領導者應善於找准自己的定位,為團隊找到方向,像河流一樣堅毅地朝著大海的方向前進,奔向挑戰和新機遇,不顧障礙,不回頭,堅定不移地實現自己的目標,永遠不會放棄那些遵循他們的潮流推動目標實現的人。 那些像河流一樣引領的人將小溪連接到強大的海洋,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往既定的方向堅定前進。2、心善淵-大海:海納百川的開放原則晚清民族英雄林則徐在擔任兩廣總督時曾寫道:「海納百川」。 作為領導者,必須學會接受來自不同水域的不同觀點。 領導者必須記住,無論她們的影響力和權力如何,她們都依賴於追隨者的支援。 然而,海洋包羅萬象的性質也必須具有彈性。 以海洋為榜樣的領導者知道,面對逆境,她們必須堅強包容,求同存異。3、與善仁-雨水:利他主義的滋養原則利他主義是水的一個關鍵屬性。 領導者應當待人真誠、友愛、無私,像雨水一樣滋養生命。 雨水具有滲透和擴散的能力,可以滲透到細微處,能為其他元素無法到達的地方帶來滋潤的力量。 領導者必須具有相似的能力,能夠超越表面並發現經常被忽視的人和機會。 領導者應從過去的經驗中汲取靈感,通過分享自己的成就智慧,無私地促進下屬的成長;用智慧來指導下屬,培育種子,促進團隊的成長。4、言善信-滴水:堅定不移的守信原則領導者應當信守諾言,像滴水穿石一樣堅韌不拔。 一點一滴的力量雖小,但將精力集中在突破障礙的最佳方法上,長期堅持不放棄,就能夠逐漸滲透,直至穿透。 以這樣的信念帶領團隊,一點一點地攻堅克難,即使是最困難的問題也能被長期的堅持和專注力所磨滅,最終兌現團隊諾言。5、正善治-湖水:保持秩序的反思原則領導者應善於治理,如同湖面保持水準和秩序,像鏡子一樣,能夠為團隊提供借鑒,不斷反思,不管經歷怎樣的暴風雨,湖水總是保持平靜。 領導者應一心一意追求目標,著眼長遠,即使暫時的混亂降臨,也能保持穩定和明智。 他們的心明如鏡能給周圍的人安全和信任,讓團隊能夠在變化的情境下保持冷靜清醒的反思。6、事善能-瀑布:善於激發和運用所長的賦能原則只有通過不斷的運動,水才能保持其純凈和積極的影響。 領導者應善於激發和發揮下屬所長,就像瀑布一樣能夠發揮勢能,為其他事物的運行帶來能量。 領導者應利用自己的力量賦予他人能量和權力,從而讓團隊整體迸發出更大的能量;用自己的力量賦能於他人,而不是為自己尋求更大的權力。7、動善時-審時度勢的適應性原則:領導者應善於擁抱機遇,應時而動,就像水遇冷成冰,遇熱成汽一樣適應環境的變化。 孔子說:「君子如水,隨方就圓,無處不自在。」領導者應該調整她們的思維方式以適應不同的場景和文化。水無論落到哪裡或被包含在哪裡,都能找到一個平衡的地方。 無論人們如何操縱容器,水都會在一個平衡和靜止的地方自我調整和復原。 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領導者必須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同時保持真實和透明,才能贏得同事、下屬的信任。「天下莫柔弱於水,而能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老子把人類最大的美德比作水的美德。 水是大自然中最仁慈的力量,涓涓柔柔,流到地底最低點,造福眾生,謙遜而為萬物帶來生命。 領導者應該像水一樣,謙卑而利他,不是好功而利己。 「上善若水」的柔性領導力將會讓世界更美好。 ■ 本文作者為福布斯中國特約撰稿人李秀娟(Jean Lee),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管理學教授,米其林領導力和人力資源管理教席教授、副教務長(研究事務)。 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文/李秀娟女性領導力是近年來火熱的話題,也是我一直關注的研究課題。 有人認為女性領導力是個偽命題,因為領導力應該是不分男女的,在戰場上沒有男女之分。 在某種意義上,我是贊成這個觀點的,男人和女人都是人,男領導和女領導都是領導,所以他們都有共性,就是「人」和「領導」。但也有很多的研究發現,性別確實影響一個人的認知、行為和決策。 所以性別帶來的領導風格和效果的差異性,是需要加以關注和研究的。40年前,Edgar H. Schein將管理者的特點分為「偏剛性」「偏柔性」和「偏中性」,然後讓男性和女性管理者對相關特點的清單進行打分分類。 結果顯示,「剛性特質」要比「柔性特質」更加符合被預期成為領導者的特質屬性,即男性比女性更具有領導者的特質。 而柔性化的特質被視為女性在領導角色中最大的短板。因為「領導角色」和「性別角色」之間的不相容,使得女性領導在過去一直面臨兩難窘境:強硬了,別人說你像個男人; 柔弱了,別人說你不像個領導,這種「雙重偏見」使得職場女性兩面不討好,容易得到負面的評價。 而許多女性為了避免面對偏見,害怕被批評和否定,寧願劃地自限,將自己局限在傳統的女性角色中,為自己設下心理天花板,當然也有些就索性化身花木蘭,把自己當男人用。但時代轉變了,如果說工業化時代強調領導力中剛性的特質,互聯網時代則更強調領導力中柔性的特質。John Gerzema和Michael D'Antonio在他們的書《雅典娜學說》(以希臘女神的名字命名)中提出了女性的價值在未來凸顯的優勢。 根據他們在全世界範圍內針對6.4萬名對象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女性領導力和價值觀正變得比過去的男子氣概更受歡迎,因為他們所生存的環境正在走向一個更加相互依存、透明的景象,要求我們應該採用更加靈活、協作和注重培養的領導方式。 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需要採用一種強調合作、長遠思考和靈活變通的領導風格。 這就是為什麼最近這些年我們會特別關注所謂的女性領導力。我覺得我們應該澄清一個概念。 過去所謂的男性和女性領導力是針對性別來區分的,但剛性和柔性是按行為特質來定義的。 所以我會更傾向於用柔性領導力而不是女性領導力。那什麼是柔性領導力? 我用「上善若水」來形容。.最高尚的領導力如水一般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老子《道德經》老子的這段闡述概括了水的7種「善」。 女人如水,水的比喻能以一種與男性截然不同的方式來描述女性的領導特質。這7種「善」對應了水在不同形態下的7種特質,因為水可以有多種形態,在不同的條件下會變成雨或冰,它也可以像海洋一樣廣闊,可以像瀑布一樣強大,可以像水滴一樣微小。但在所有形式中,水都在維持水準面的平衡。柔性領導力的7個特質1、居善地-河流:朝著前方行進的方向原則領導者應善於找准自己的定位,為團隊找到方向,像河流一樣堅毅地朝著大海的方向前進,奔向挑戰和新機遇,不顧障礙,不回頭,堅定不移地實現自己的目標,永遠不會放棄那些遵循他們的潮流推動目標實現的人。 那些像河流一樣引領的人將小溪連接到強大的海洋,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往既定的方向堅定前進。2、心善淵-大海:海納百川的開放原則晚清民族英雄林則徐在擔任兩廣總督時曾寫道:「海納百川」。 作為領導者,必須學會接受來自不同水域的不同觀點。 領導者必須記住,無論她們的影響力和權力如何,她們都依賴於追隨者的支援。 然而,海洋包羅萬象的性質也必須具有彈性。 以海洋為榜樣的領導者知道,面對逆境,她們必須堅強包容,求同存異。3、與善仁-雨水:利他主義的滋養原則利他主義是水的一個關鍵屬性。 領導者應當待人真誠、友愛、無私,像雨水一樣滋養生命。 雨水具有滲透和擴散的能力,可以滲透到細微處,能為其他元素無法到達的地方帶來滋潤的力量。 領導者必須具有相似的能力,能夠超越表面並發現經常被忽視的人和機會。 領導者應從過去的經驗中汲取靈感,通過分享自己的成就智慧,無私地促進下屬的成長;用智慧來指導下屬,培育種子,促進團隊的成長。4、言善信-滴水:堅定不移的守信原則領導者應當信守諾言,像滴水穿石一樣堅韌不拔。 一點一滴的力量雖小,但將精力集中在突破障礙的最佳方法上,長期堅持不放棄,就能夠逐漸滲透,直至穿透。 以這樣的信念帶領團隊,一點一點地攻堅克難,即使是最困難的問題也能被長期的堅持和專注力所磨滅,最終兌現團隊諾言。5、正善治-湖水:保持秩序的反思原則領導者應善於治理,如同湖面保持水準和秩序,像鏡子一樣,能夠為團隊提供借鑒,不斷反思,不管經歷怎樣的暴風雨,湖水總是保持平靜。 領導者應一心一意追求目標,著眼長遠,即使暫時的混亂降臨,也能保持穩定和明智。 他們的心明如鏡能給周圍的人安全和信任,讓團隊能夠在變化的情境下保持冷靜清醒的反思。6、事善能-瀑布:善於激發和運用所長的賦能原則只有通過不斷的運動,水才能保持其純凈和積極的影響。 領導者應善於激發和發揮下屬所長,就像瀑布一樣能夠發揮勢能,為其他事物的運行帶來能量。 領導者應利用自己的力量賦予他人能量和權力,從而讓團隊整體迸發出更大的能量;用自己的力量賦能於他人,而不是為自己尋求更大的權力。7、動善時-審時度勢的適應性原則:領導者應善於擁抱機遇,應時而動,就像水遇冷成冰,遇熱成汽一樣適應環境的變化。 孔子說:「君子如水,隨方就圓,無處不自在。」領導者應該調整她們的思維方式以適應不同的場景和文化。水無論落到哪裡或被包含在哪裡,都能找到一個平衡的地方。 無論人們如何操縱容器,水都會在一個平衡和靜止的地方自我調整和復原。 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領導者必須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同時保持真實和透明,才能贏得同事、下屬的信任。「天下莫柔弱於水,而能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老子把人類最大的美德比作水的美德。 水是大自然中最仁慈的力量,涓涓柔柔,流到地底最低點,造福眾生,謙遜而為萬物帶來生命。 領導者應該像水一樣,謙卑而利他,不是好功而利己。 「上善若水」的柔性領導力將會讓世界更美好。 ■ 本文作者為福布斯中國特約撰稿人李秀娟(Jean Lee),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管理學教授,米其林領導力和人力資源管理教席教授、副教務長(研究事務)。 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