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極一時的LADY M宣布離開中國內地,千層蛋糕難以破解烘焙業的套路。7月21日,LADY M內地官方微信公眾號公告,中國內地所有實體店將於2022年9月10日關閉,運營方上海牧薪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在公告中指:「本公司對LADY M品牌方執意要求中國內地門店全部終止運營的決定深感遺憾,據此不得不做出終止運營LADY M中國內地門店的相關安排。」LADY M 2001年於美國紐約成立,其招牌蛋糕是法式經典千層蛋糕,《漫旅Travel + Leisure》雜誌稱之為「蛋糕界的Chanel」。有食評家描述:(LADY M的)一排排蛋糕如珍寶般典藏於白色櫃檯中。不仔細看,客人會誤以為這是一家高檔的法國珠寶店。」2013年,LADY M開始向海外擴張,第一站定在新加坡。4年後LADY M入中國內地市場,首店選址上海國金中心。LADY M在上海、北京、廣州等12個城市擁有26家店,多位於核心區域。初入上海之時,一度吸引顧客大排長龍,門店甚至因為客量過多,被迫暫停營業。.6月2日消息指,LADY M美國總部正在考慮以6億美元的估值進行新一輪融資。擬募資規模為2,000萬美元,用於戰略性收購其他烘焙品牌,以及在中國開設更多的門店,LADY M與上海牧薪的許可協議已於2022年4月9日到期。許多風光一時的烘焙品牌與LADY M的境況相同,都在經歷「關停、收縮、撤退」。「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疑似經營異常。據上海廣播電視台報導,上海克莉絲汀正陷入閉店潮,位於上海銀都路的中央廚房也已經處於停工狀態。去年6月,擁有22年經營歷史的宜芝多宣布停產,上海門店幾乎一夜關門;8月,廣州老牌烘焙品牌東海堂歇業。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一批陷入困境的烘焙品牌,留給消費者的印像似乎還停留在10年之前。「每家店的蛋糕麵包大同小異,沒什麼差別,吃來吃去也就那麼幾個品種。我已經上班5年了,它們櫃檯裡陳列的還是我初中吃過的蛋糕。」消費者這樣評價。如果說「克莉絲汀」反映出中國老式烘焙品牌的生存困境:營運模式和產品落後,沒有照顧消費者的需求。那麼兩者兼顧的烘焙新勢力又如何呢?2020年起,新中式點心成為中國烘焙行業中的黑馬。墨茉點心局、虎頭局等國潮烘焙品牌迅速走紅,得到資本市場和年輕消費群體的認可。蛋糕、麵包這樣的純西式點心不是它們的主打商品,但也不賣純中式點心,而是「西點中作」,推出鮮乳咖啡麻薯、鮮乳提子麻薯、肉鬆麻薯老虎卷、乳脂酥酥泡芙等點心。.去年夏天,剛剛滿一歲的墨茉點心局完成了第四輪數億元人民幣的融資,估值達到10億元人民幣。同時虎頭局也宣布完成5,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是2021年烘焙賽道中最惹人注目的融資事件。但在今年夏天,這陣熱潮似乎消退了不少。排隊人少不限購、單店銷售額銳減、拓店節奏變慢。2016年之後,中國就是除美國之外的全球第二烘焙市場。烘焙消費象徵生活品質,烘焙品成為新民生食品。據智研諮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烘焙行業供需態勢分析及市場運行潛力報告》數據顯示,未來五年中國烘焙行業市場規模預計將維持在7%左右的增長速度。然而,烘焙行業有「五年洗牌一次」的魔咒,親民的國潮點心鋪開始崛起,國際烘焙品牌又進軍中國內地市場。一邊是星巴克、瑞幸、喜茶、奈雪的茶等新式茶飲、咖啡品牌大力佈局烘焙業務,另一邊,線上電商與外賣平台建立了另一種消費模式。在烘焙行業產品、營銷、戰略相似的如今,產品品質、研發能力、消費體驗才是品牌維持長青的核心競爭力。 文/福布斯中國
紅極一時的LADY M宣布離開中國內地,千層蛋糕難以破解烘焙業的套路。7月21日,LADY M內地官方微信公眾號公告,中國內地所有實體店將於2022年9月10日關閉,運營方上海牧薪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在公告中指:「本公司對LADY M品牌方執意要求中國內地門店全部終止運營的決定深感遺憾,據此不得不做出終止運營LADY M中國內地門店的相關安排。」LADY M 2001年於美國紐約成立,其招牌蛋糕是法式經典千層蛋糕,《漫旅Travel + Leisure》雜誌稱之為「蛋糕界的Chanel」。有食評家描述:(LADY M的)一排排蛋糕如珍寶般典藏於白色櫃檯中。不仔細看,客人會誤以為這是一家高檔的法國珠寶店。」2013年,LADY M開始向海外擴張,第一站定在新加坡。4年後LADY M入中國內地市場,首店選址上海國金中心。LADY M在上海、北京、廣州等12個城市擁有26家店,多位於核心區域。初入上海之時,一度吸引顧客大排長龍,門店甚至因為客量過多,被迫暫停營業。.6月2日消息指,LADY M美國總部正在考慮以6億美元的估值進行新一輪融資。擬募資規模為2,000萬美元,用於戰略性收購其他烘焙品牌,以及在中國開設更多的門店,LADY M與上海牧薪的許可協議已於2022年4月9日到期。許多風光一時的烘焙品牌與LADY M的境況相同,都在經歷「關停、收縮、撤退」。「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疑似經營異常。據上海廣播電視台報導,上海克莉絲汀正陷入閉店潮,位於上海銀都路的中央廚房也已經處於停工狀態。去年6月,擁有22年經營歷史的宜芝多宣布停產,上海門店幾乎一夜關門;8月,廣州老牌烘焙品牌東海堂歇業。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一批陷入困境的烘焙品牌,留給消費者的印像似乎還停留在10年之前。「每家店的蛋糕麵包大同小異,沒什麼差別,吃來吃去也就那麼幾個品種。我已經上班5年了,它們櫃檯裡陳列的還是我初中吃過的蛋糕。」消費者這樣評價。如果說「克莉絲汀」反映出中國老式烘焙品牌的生存困境:營運模式和產品落後,沒有照顧消費者的需求。那麼兩者兼顧的烘焙新勢力又如何呢?2020年起,新中式點心成為中國烘焙行業中的黑馬。墨茉點心局、虎頭局等國潮烘焙品牌迅速走紅,得到資本市場和年輕消費群體的認可。蛋糕、麵包這樣的純西式點心不是它們的主打商品,但也不賣純中式點心,而是「西點中作」,推出鮮乳咖啡麻薯、鮮乳提子麻薯、肉鬆麻薯老虎卷、乳脂酥酥泡芙等點心。.去年夏天,剛剛滿一歲的墨茉點心局完成了第四輪數億元人民幣的融資,估值達到10億元人民幣。同時虎頭局也宣布完成5,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是2021年烘焙賽道中最惹人注目的融資事件。但在今年夏天,這陣熱潮似乎消退了不少。排隊人少不限購、單店銷售額銳減、拓店節奏變慢。2016年之後,中國就是除美國之外的全球第二烘焙市場。烘焙消費象徵生活品質,烘焙品成為新民生食品。據智研諮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烘焙行業供需態勢分析及市場運行潛力報告》數據顯示,未來五年中國烘焙行業市場規模預計將維持在7%左右的增長速度。然而,烘焙行業有「五年洗牌一次」的魔咒,親民的國潮點心鋪開始崛起,國際烘焙品牌又進軍中國內地市場。一邊是星巴克、瑞幸、喜茶、奈雪的茶等新式茶飲、咖啡品牌大力佈局烘焙業務,另一邊,線上電商與外賣平台建立了另一種消費模式。在烘焙行業產品、營銷、戰略相似的如今,產品品質、研發能力、消費體驗才是品牌維持長青的核心競爭力。 文/福布斯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