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慣例,每到這個時候福布斯中國會邀請數位近期在商業領域取得突出成績的大人物來為讀者展望將至的新年。我們一共收錄7位年輕商業人士的分享,他們的收穫總結,以及當下的感悟,正在為我們提供獨特的視角,從而理解商業與人更豐富的內涵。我們同樣好奇,這些活躍的商業生態節點在與新冠疫情告別後,又會有什麼樣的新打算?今年的分享圍繞三種主題,其一是在不確定中擁抱新可能性的勇氣,其二是個體與組織之間的關係迭代,其三則是利他性對商業的意義。我們或許可以通過這些故事重新探索中國經濟保持增長與韌性的秘密。.尋找確定和連接:旅行重啟@林二女,32歲,民宿+酒館主理人2022年我最大的主觀感受:來這就是人生——由簡入繁再入簡,動態平衡。13年大學畢業後我開始做民宿,一年內做了三家青旅。之後我又選擇去清邁,八個月建立一棟蘭納風格的民宿。歸隱清邁後,我遇到過很多奇奇怪怪的客人。看到陌生人在打破自我局限,相互連接。對多元的文化撞擊,不同的自然地貌和城市色彩非常感興趣。他們採用插畫來記錄旅行,用舞蹈來融入城市,用調酒來滲透街頭文化。我常常想,空間作為物理屬性,它可能是船屋、儲物櫃、摩托車、防空洞、房車、帳篷、草原、雪山一隅、美術館、書店、電話亭、報刊亭、崖上古堡等。當它成為載體時,不僅擁有物理屬性,還可能演變成探索與實驗的匯聚,從而形成好奇心的源動力。我希望民宿成為情緒載體,觀察世界的窗口,靜心閱讀的報刊亭,Jazz hip-pop的酣暢,藍天大海山河月明,以及酩酊大醉的Bar。在這個過程中,讓我感受到了人與人的連接,互相產生的交流和互動,像酒精一樣上頭。19年,我在清邁搭建了第二家民宿,擁有最好的風景,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耕耘半年多,疫情來了,業務擱置。回國後我決心用最後一筆錢在深圳重新做民宿,1月20日上午剛簽了房,下午新聞爆出新冠狀病毒預計爆發,走在街上,欲哭無淚。轉換了幾份工作後,今年年初我選擇回到東山島上,做回自己最擅長的事情:空間。民宿輕車熟路,移動酒咖車卻是最欣喜的。移動餐車文化還不普及,不需要遭受城管的壓力。小島上業態較少,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同時本地人對外來文化入侵的排斥,也讓我感受到恐慌和排擠。面對這座小島,如何抵抗孤獨感是創業者需要學習的課題。旅遊行業是過去三年最慘的行業,好在熬到頭了。未來我可能會再回到清邁,因為已經比較熟悉那邊的市場和運營模式,找回曾經的確定感和連接感。.擁抱平凡生活中的新可能性@大樹男,27歲,新出路文化創始人及CEO2022的關鍵詞是「勇氣」與「熱愛」。我從互聯網大廠裸辭,勇敢去探索另一種認識可能性。任何逆境之下都充滿了機遇。同時離開大廠也意味著,失去體面的工作和穩定的收入,需要擁有更多對抗不確定的勇氣和能力。不論大環境如何不好,我的生命不應該浪費在沒有熱忱的事情上,所以走向尋找新出路的自由職業及創業之路,是我今年最好的決定。半自由職業半創業是挺難的事,我一度在某個階段陷入深深的精神內耗中,日子過得也並沒有在公司工作的時候舒服。上半年我還入職清華研究院旗下的元宇宙公司工作,真的是事少錢多離家近,也屬於風口行業,也有技術背景。但日子過得有點太舒服,可做的事情太少了。我不想浪費今年「人生最好的狀態」在清閒的工作裡,所以我還是從科創公司離開了,自己創辦一個露營品牌,很踩中了疫情無法遠行,只能近郊出遊的紅利,今年我們帶領幾百個年輕人走入大自然,體驗鬆弛感,倡導平和而輕鬆的生活方式,也在30天的時間營收突破20W+,在脫離公司後也成功養活自己。過程中我很享受很幸福,是在做自己熱愛的事情,且能帶來商業價值。我到非常多的人生可能性,也影響了很多人。希望自己能夠創業成功,創造社會價值,創造商業價值,幫助更多人看見新的可能。我今年的感悟是:能量比方法更根本,勇氣比聰明更有力。.個體與環境:組織與人的關係重塑@滕新陽Owen男,31歲,東軟集團人力資源部上海分部部長我們所處的時代從VUCA (Volatile不穩定、Uncertain不確定、Complex複雜和Ambiguous模糊) 變成了BANI。過往不確定的商業模式變得更易崩塌(Brittle) ,大家不得不在焦慮(Anxious) 中工作生活,以往的成功經驗也變得不可複制,非線性變化(Nonlinear) ,這個時代也像黑暗森林一樣變得不可知(Incomprehensible) ,而非未知。新的一年期待我們組織的商業模式能夠反脆弱、保持正念,並真正的了解終身學習對我們的意義,更加務實地指定組織目標。對個人而言也同樣希望能目標踏實,持續成長。對於2023年的期望,我希望自己能回歸價值本身,做更多有價值的事情。在我心中什麼是價值?價是price,是給別人的。值是worth是給自己的。我希望自己下的每一個決策,每一個改變都可以給對方一個喜歡的price,給自己一個worthy的反饋。.@周子龍Zeus男,22歲,知潛創始人「我們希望幫助有遠見的求職者找到下一家偉大公司。」2022年感覺會是在歷史中難忘的一年,發生太多的事情。對我個人而言從大廠離開,想利用信息做一點創造價值的事情,於是有瞭如今的創業項目。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創業公司,這是漸進的過程。先誕生互聯網大廠,才有創新生態繁榮。當下的市場並不匱乏機會,所以我們想去幫助求職者,找到B/C輪的字節跳動,找到下一家獨角獸。我們把很多從大廠離職去高潛創業公司的決策路徑做了拆解,把能力復用在產品上,希望可以通過信息可視化的產品,幫助到更多的求職者。.新年新起點:未來需要更多辯證思考@曹許昊珺Tiffany女,29歲上海市留學生就創業指導中心合夥人、首席戰略官2022是格外特殊的一年,我第一次以媽媽的身份渡過母親節,夏秋之際誕下第二個孩子。疫情和孕期中重塑一些觀點,重新審視一些想法,拓展一些視角。我加入了上海市留學生就創業指導中心,作為合夥人和首席戰略官,開啟以服務、加速海歸及外籍人士在上海就創業需求的賦能之旅。我認為Critical Thinking即辯證思考很重要。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充滿挑戰的2022,以及即將開始的2023絕對是磨練辯證思維的絕佳時期提供了太多平時,難以觀察到的素材,突顯和劇烈化許多平時不被注意的矛盾和薄弱環節。辯證思考並不是批判性思維,也不是「沒有成本的轉發,沒有代價的憤怒。」通過觀察和反思,以及復盤別人的行為,社會的現象加以分析,最終達到自省。2023我也即將迎來而立之年,三十而已的年紀發現人生中有很多無能為力的事,也有更多高光時刻。即使登不上塔尖,也不影響往上攀登,站到更高的位置看更美的風景。 .設里程碑:30歲捐一座希望小學@周書聰Joe男,30歲,啟航國際教育聯合創始人我是1992年生人,今年30歲。我平時不怎麼過生日,但是在30歲,我送給自己一個有意義的而立之年「儀式感」——捐一所希望小學。我在英國讀完本科和碩士,見過外面的世界,更了解教育對於人生的改變有多大,2022年底,我毅然向湖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贈希望小學。困難是暫時的,愛的力量遠大於困難,渡己達人,幫助他人也能讓自己的內心更有力量感。我的創業公司也是做教育行業的,主營業務是留學和培訓。這次捐出希望小學,我也希望藉此機會給全公司的人做榜樣。教育這個行業是需要初心的,每個孩子都承載著家庭的希望,教育是為讓更多的孩子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常云: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在未來一年,我和公司會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通過商業鏈接理想與現實:一位年輕的編劇與她的家鄉@Garie女,25歲,運營我在中國最大的原酒生產基地四川邛崍出生,川酒四大產區。「建立邛酒品牌」是邛崍人耳邊常聽到的話,從我有記憶開始一直跟隨我上中學、上本科、上研究生一直到現在。遺憾的是,我的家鄉一直在為大品牌代工,至今沒有真正從邛崍走出來的品牌酒。沒邛崍酒的產值其實在走下坡路。酒是邛崍的經濟支柱,也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我就特別想做點什麼。在外工作的時候,酒桌上無可避免地流轉著那幾個大家最熟悉的白酒品牌,每次和人家說我的家鄉是全國最大的原酒生產基地。對方會問我,你們有什麼酒?我列舉了兩三個本地品牌,對方都搖頭不知道。我總覺得遺憾,反問自己怎麼會這樣呢?邛崍不缺好故事,也不缺可以包裝的點。我是做影視編劇出身的,但這兩年影視行業不景氣,我選擇回到家鄉,想著要怎麼來講家鄉故事,怎麼推家鄉的酒。真正上手後我發現一切都沒有想像得那麼容易,是謂不經其事不知其難。為什麼邛崍沒能做出品牌?分析起來也並不復雜,還是那幾個常見問題: 利益分配、人才稀缺、眼界格局,在此也不過多贅述,總體而言確乎路遙且長。人在年輕的時候總是在追求縹緲的意義,作為不信邪的年輕人還是要幹的。趁還有乾勁總是要折騰的,反正怎樣都會後悔,萬一成了呢。文/ 福布斯中國
按照慣例,每到這個時候福布斯中國會邀請數位近期在商業領域取得突出成績的大人物來為讀者展望將至的新年。我們一共收錄7位年輕商業人士的分享,他們的收穫總結,以及當下的感悟,正在為我們提供獨特的視角,從而理解商業與人更豐富的內涵。我們同樣好奇,這些活躍的商業生態節點在與新冠疫情告別後,又會有什麼樣的新打算?今年的分享圍繞三種主題,其一是在不確定中擁抱新可能性的勇氣,其二是個體與組織之間的關係迭代,其三則是利他性對商業的意義。我們或許可以通過這些故事重新探索中國經濟保持增長與韌性的秘密。.尋找確定和連接:旅行重啟@林二女,32歲,民宿+酒館主理人2022年我最大的主觀感受:來這就是人生——由簡入繁再入簡,動態平衡。13年大學畢業後我開始做民宿,一年內做了三家青旅。之後我又選擇去清邁,八個月建立一棟蘭納風格的民宿。歸隱清邁後,我遇到過很多奇奇怪怪的客人。看到陌生人在打破自我局限,相互連接。對多元的文化撞擊,不同的自然地貌和城市色彩非常感興趣。他們採用插畫來記錄旅行,用舞蹈來融入城市,用調酒來滲透街頭文化。我常常想,空間作為物理屬性,它可能是船屋、儲物櫃、摩托車、防空洞、房車、帳篷、草原、雪山一隅、美術館、書店、電話亭、報刊亭、崖上古堡等。當它成為載體時,不僅擁有物理屬性,還可能演變成探索與實驗的匯聚,從而形成好奇心的源動力。我希望民宿成為情緒載體,觀察世界的窗口,靜心閱讀的報刊亭,Jazz hip-pop的酣暢,藍天大海山河月明,以及酩酊大醉的Bar。在這個過程中,讓我感受到了人與人的連接,互相產生的交流和互動,像酒精一樣上頭。19年,我在清邁搭建了第二家民宿,擁有最好的風景,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耕耘半年多,疫情來了,業務擱置。回國後我決心用最後一筆錢在深圳重新做民宿,1月20日上午剛簽了房,下午新聞爆出新冠狀病毒預計爆發,走在街上,欲哭無淚。轉換了幾份工作後,今年年初我選擇回到東山島上,做回自己最擅長的事情:空間。民宿輕車熟路,移動酒咖車卻是最欣喜的。移動餐車文化還不普及,不需要遭受城管的壓力。小島上業態較少,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同時本地人對外來文化入侵的排斥,也讓我感受到恐慌和排擠。面對這座小島,如何抵抗孤獨感是創業者需要學習的課題。旅遊行業是過去三年最慘的行業,好在熬到頭了。未來我可能會再回到清邁,因為已經比較熟悉那邊的市場和運營模式,找回曾經的確定感和連接感。.擁抱平凡生活中的新可能性@大樹男,27歲,新出路文化創始人及CEO2022的關鍵詞是「勇氣」與「熱愛」。我從互聯網大廠裸辭,勇敢去探索另一種認識可能性。任何逆境之下都充滿了機遇。同時離開大廠也意味著,失去體面的工作和穩定的收入,需要擁有更多對抗不確定的勇氣和能力。不論大環境如何不好,我的生命不應該浪費在沒有熱忱的事情上,所以走向尋找新出路的自由職業及創業之路,是我今年最好的決定。半自由職業半創業是挺難的事,我一度在某個階段陷入深深的精神內耗中,日子過得也並沒有在公司工作的時候舒服。上半年我還入職清華研究院旗下的元宇宙公司工作,真的是事少錢多離家近,也屬於風口行業,也有技術背景。但日子過得有點太舒服,可做的事情太少了。我不想浪費今年「人生最好的狀態」在清閒的工作裡,所以我還是從科創公司離開了,自己創辦一個露營品牌,很踩中了疫情無法遠行,只能近郊出遊的紅利,今年我們帶領幾百個年輕人走入大自然,體驗鬆弛感,倡導平和而輕鬆的生活方式,也在30天的時間營收突破20W+,在脫離公司後也成功養活自己。過程中我很享受很幸福,是在做自己熱愛的事情,且能帶來商業價值。我到非常多的人生可能性,也影響了很多人。希望自己能夠創業成功,創造社會價值,創造商業價值,幫助更多人看見新的可能。我今年的感悟是:能量比方法更根本,勇氣比聰明更有力。.個體與環境:組織與人的關係重塑@滕新陽Owen男,31歲,東軟集團人力資源部上海分部部長我們所處的時代從VUCA (Volatile不穩定、Uncertain不確定、Complex複雜和Ambiguous模糊) 變成了BANI。過往不確定的商業模式變得更易崩塌(Brittle) ,大家不得不在焦慮(Anxious) 中工作生活,以往的成功經驗也變得不可複制,非線性變化(Nonlinear) ,這個時代也像黑暗森林一樣變得不可知(Incomprehensible) ,而非未知。新的一年期待我們組織的商業模式能夠反脆弱、保持正念,並真正的了解終身學習對我們的意義,更加務實地指定組織目標。對個人而言也同樣希望能目標踏實,持續成長。對於2023年的期望,我希望自己能回歸價值本身,做更多有價值的事情。在我心中什麼是價值?價是price,是給別人的。值是worth是給自己的。我希望自己下的每一個決策,每一個改變都可以給對方一個喜歡的price,給自己一個worthy的反饋。.@周子龍Zeus男,22歲,知潛創始人「我們希望幫助有遠見的求職者找到下一家偉大公司。」2022年感覺會是在歷史中難忘的一年,發生太多的事情。對我個人而言從大廠離開,想利用信息做一點創造價值的事情,於是有瞭如今的創業項目。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創業公司,這是漸進的過程。先誕生互聯網大廠,才有創新生態繁榮。當下的市場並不匱乏機會,所以我們想去幫助求職者,找到B/C輪的字節跳動,找到下一家獨角獸。我們把很多從大廠離職去高潛創業公司的決策路徑做了拆解,把能力復用在產品上,希望可以通過信息可視化的產品,幫助到更多的求職者。.新年新起點:未來需要更多辯證思考@曹許昊珺Tiffany女,29歲上海市留學生就創業指導中心合夥人、首席戰略官2022是格外特殊的一年,我第一次以媽媽的身份渡過母親節,夏秋之際誕下第二個孩子。疫情和孕期中重塑一些觀點,重新審視一些想法,拓展一些視角。我加入了上海市留學生就創業指導中心,作為合夥人和首席戰略官,開啟以服務、加速海歸及外籍人士在上海就創業需求的賦能之旅。我認為Critical Thinking即辯證思考很重要。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充滿挑戰的2022,以及即將開始的2023絕對是磨練辯證思維的絕佳時期提供了太多平時,難以觀察到的素材,突顯和劇烈化許多平時不被注意的矛盾和薄弱環節。辯證思考並不是批判性思維,也不是「沒有成本的轉發,沒有代價的憤怒。」通過觀察和反思,以及復盤別人的行為,社會的現象加以分析,最終達到自省。2023我也即將迎來而立之年,三十而已的年紀發現人生中有很多無能為力的事,也有更多高光時刻。即使登不上塔尖,也不影響往上攀登,站到更高的位置看更美的風景。 .設里程碑:30歲捐一座希望小學@周書聰Joe男,30歲,啟航國際教育聯合創始人我是1992年生人,今年30歲。我平時不怎麼過生日,但是在30歲,我送給自己一個有意義的而立之年「儀式感」——捐一所希望小學。我在英國讀完本科和碩士,見過外面的世界,更了解教育對於人生的改變有多大,2022年底,我毅然向湖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贈希望小學。困難是暫時的,愛的力量遠大於困難,渡己達人,幫助他人也能讓自己的內心更有力量感。我的創業公司也是做教育行業的,主營業務是留學和培訓。這次捐出希望小學,我也希望藉此機會給全公司的人做榜樣。教育這個行業是需要初心的,每個孩子都承載著家庭的希望,教育是為讓更多的孩子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常云: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在未來一年,我和公司會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通過商業鏈接理想與現實:一位年輕的編劇與她的家鄉@Garie女,25歲,運營我在中國最大的原酒生產基地四川邛崍出生,川酒四大產區。「建立邛酒品牌」是邛崍人耳邊常聽到的話,從我有記憶開始一直跟隨我上中學、上本科、上研究生一直到現在。遺憾的是,我的家鄉一直在為大品牌代工,至今沒有真正從邛崍走出來的品牌酒。沒邛崍酒的產值其實在走下坡路。酒是邛崍的經濟支柱,也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我就特別想做點什麼。在外工作的時候,酒桌上無可避免地流轉著那幾個大家最熟悉的白酒品牌,每次和人家說我的家鄉是全國最大的原酒生產基地。對方會問我,你們有什麼酒?我列舉了兩三個本地品牌,對方都搖頭不知道。我總覺得遺憾,反問自己怎麼會這樣呢?邛崍不缺好故事,也不缺可以包裝的點。我是做影視編劇出身的,但這兩年影視行業不景氣,我選擇回到家鄉,想著要怎麼來講家鄉故事,怎麼推家鄉的酒。真正上手後我發現一切都沒有想像得那麼容易,是謂不經其事不知其難。為什麼邛崍沒能做出品牌?分析起來也並不復雜,還是那幾個常見問題: 利益分配、人才稀缺、眼界格局,在此也不過多贅述,總體而言確乎路遙且長。人在年輕的時候總是在追求縹緲的意義,作為不信邪的年輕人還是要幹的。趁還有乾勁總是要折騰的,反正怎樣都會後悔,萬一成了呢。文/ 福布斯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