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 Top 30|太興 承先啓後多元飲食文化

ESG Top 30|太興 承先啓後多元飲食文化

太興集團創辦人及主席陳永安獲得福布斯中國大灣區ESG企業家30,公司董事總經理兼其公子陳家強,向福布斯環球聯盟講述太興從小店發展到飲食集團的過程。

「33年前,我們在西灣河開設第一間燒味的快餐店。燒味是一種快、簡單、香港人必吃的食物。我們以前賣的燒味,是叉燒、燒鵝、燒乳豬、油雞和白切雞。我很喜歡叉鵝瀨粉,是兒時的美好回憶。」陳家強回憶道。

三十多年前,香港社會比較簡單,人情味濃。陳家強去了英國讀書,一待十三年,仍沒有忘記兒時的那份味道:「95年英國的燒味,和香港的燒味相差很遠,是硬硬一整塊紅色的,味道當然也差得多,但是遠在倫敦,能吃到一碗叉燒飯,作為華人,我覺得很開心,能一解思鄉之情。」

陳家強每次回來香港,都會把握機會吃燒味,觀察到燒味師傅的吸煙習慣。在下午「落場」休息時,多喜歡在店後抽煙,有些甚至邊抽煙邊斬燒味,既不衛生又不健康,更會影響餐廳形象,另外餐飲業員工近廚得食,起早落夜,體重增加也在所難免。太興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決意為員工制訂戒煙計劃和減肥計劃。

陳家強解釋道:「有些出品部同事會有個小肚腩,我們就會提醒他運動減肥,設現金獎鼓勵他們,每一年參加減肥計劃的員工,最少可以減去二十磅,甚至三十磅。至於抽煙,一來影響員工健康,牙齒黃黃影響觀感,二手煙也會影響旁人健康。我們的戒煙計劃實行以來,起碼有六十人成功戒掉,非常令人鼓舞。」陳家強說。

餐飲業工作環境較炎熱,時間也長,要聘請員工不是易事。為了營造環境舒適的空間,太興利用自動炒菜機器,確保菜式的鑊氣與水準,讓員工主力做較舒適的工作,例如傳菜和收銀等,這是太興維持競爭力的方法。

現代的香港,各類飲食包羅萬有,加上物流的發達,各地的美食與食材都能輕易獲得,新一代在飲食上很有見識,為了與時並進,太興引入各國美食,以多元品牌的方式營運,例如越菜的錦麗和新加坡菜的阿參雞飯。陳家強期望將來太興能將全球的美食帶來香港, 為餐飲業的可持續發展出一份力。

新聞推薦

No stories found.
ForbesGA - Forbes Global Alliance
www.forbes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