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蘋果宣佈以1.5億美元收購被稱為「開放銀行」的英國公司Credit Kudos。蘋果為何收購Credit Kudos?只有極少數人了解「開放銀行」這一業務,那獲得蘋果青睞的Credit Kudos到底是什麼樣的公司?據其網站介紹,「Credit Kudos的智能產品使企業能夠利用開放銀行,提高支付能力和風險評估。我們結合交易和貸款結果數據,建立預測洞察力。Credit Kudos的產品幫助貸款機構簡化核保流程,提高決策的準確性,並通過參與工具為收購後的客戶提供支援。 」Credit Kudos將其產品描述為支援出借方——他們讓人們的債務償還能力最大化,在借款人無法立即還款的情況下賺錢——幫助人們在需要的時候,獲得他們負擔得起的可信賴金融服務。.Apple收購Credit Kudo的原因,觀察人士普遍認為有四種可能:1)在英國推出蘋果信用卡幾年前,蘋果與高盛(Goldman Sachs)合作在美國推出蘋果信用卡(Apple Card)。 Credit Kudos會是蘋果在英國提供蘋果信用卡的路徑嗎? 據AltFi推測:「考慮到Credit Kudos的專業性——通過開放銀行的方法,提供傳統信用評分的快速替代方案,蘋果有可能希望將其服務引入內部,幫助其新產品在英國推出。」但Fintech Snark Tank對此的看法是:「在我看來極不可能。 蘋果在英國仍然需要一家特許金融機構的合作,才能提供蘋果信用卡。 正如高盛在美國為蘋果信用卡提供信貸承銷模式,英國的金融機構很可能為在英國發行的蘋果卡帶來自己的信貸模式。2)提供「先買後付」(BNPL)服務《紐約時報》推測,蘋果收購Credit Kudos「可能加速其進軍支付技術和產品領域,比如先買後付。」英國金融科技諮詢公司11:FS的Simon Taylor告訴AltFi:「開放銀行是實現BNPL的關鍵。 與其強迫消費者為買一件50美元的夾克而動用全部信用額度,為什麼不直接從他們的銀行帳戶中快速檢查他們的承受能力和信用狀況呢? Credit Kudos就為蘋果提供了這種能力。」Fintech Snark Tank認為,Taylor提出很好的觀點,但誰來承擔BNPL潛在交易的風險呢? 蘋果公司嗎?那是不可能的。 正如《金融科技商業週刊》(Fintech Business Weekly)的作者Jason Mikula在LinkedIn上寫的那樣:「出於幾個原因,蘋果對自己直接成為貸款方不感興趣:它是資本密集型企業,受到高度監管,而且蘋果公司的債務催收人追著個人或中小企業不放的場面令人毛骨悚然。」Credit Kudos也不會承擔風險。3. 以Apple Pay實現帳戶到帳戶(A2A)支付還有人猜測,蘋果可能會利用Credit Kudos的技術,將帳戶到帳戶的支付方式整合到Apple Pay中,讓英國使用者可以直接從他們的消費帳戶或支票帳戶(英國人稱之為「活期」帳戶)中支付。然而在Fintech Snark Tank看來,這可能行不通。 這個想法已經被一些人否決了,包括Salt Edge的首席執行官和福布斯財務委員會成員Dmitrii Barbasura,他說:「目前,Credit Kudos是一個註冊帳戶資訊服務提供者,而不是一個支付啟動供應商。」英國金融科技初創企業True Layer的公關和溝通主管Geoff Whitehouse則補充說:「Credit Kudos沒有任何開放的銀行基礎設施——所有的連接都是通過第三方提供商實現的。」4)技術或人才獲取AltFi推測說:「另一種可能性符合蘋果之前的傾向,那就是這次收購是出於對市場利基和員工人才的投機。」Fintech Snark Tank認為這是一種可能性。 但蘋果總有需要這些技術和/或人才的時候,所以推測該公司花了1.5億美元去收購一家初創公司,卻不知道如何將這些技術和人員投入使用,似乎不合理。蘋果想收購Credit Kudos的原因,Fintech Snark Tank有以下觀點:*Block, 即Square以1,500萬至2,9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AfterPay(交易宣佈時,該公司的估值較高,但交易完成時,Block的股價下跌了約50%)。*PayPal在2021年以27億美元收購了BNPL公司Paidy。*Zip在2020年以近3億美元收購了總部位於紐約的Quadpay,現在正尋求收購Sezzle。對於蘋果公司來說,以1.5億美元就收購了BNPL的能力是一次真正的成功。但Credit Kudos不像AfterPay和Quadpay那樣是一個先買後付的競爭對手。 這就是為什麼這次交易不僅僅是「蘋果收購Credit Kudos以提供先買後付服務」。除了提供先買後付服務或在英國推出Apple Card,蘋果還有兩個必須解決的戰略問題:1)構建數碼商業生態系統像Block(筆者仍然認為他們是Square)、PayPal、Shopify,甚至Klarna這樣的商業平台供應商都在建立強大的數碼商務能力,支援商業生態系統中的廣泛功能。Square對AfterPay的收購只不過是該公司過去10年打造的數碼商務蛋糕上的錦上添花,Klarna也一直在打造一個數碼商業生態系統。PayPal在其2021年2月的投資者演示中,用題為「我們正在構建一個全面的平台來推動全球數字經濟」的幻燈片強調了其商業價值鏈能力。2)提高數據管理/分析能力蘋果是一家產品公司,它不像谷歌和亞馬遜那樣擅長收集和應用數據。筆者經常半開玩笑地說,蘋果之所以將自己定位為「隱私友好型」公司,是因為它不知道如何處理自己擁有的客戶數據。收購Credit Kudos是糾正蘋果數碼商業武器庫中這一缺陷的一小步,但仍然是重要的一步。
近日,蘋果宣佈以1.5億美元收購被稱為「開放銀行」的英國公司Credit Kudos。蘋果為何收購Credit Kudos?只有極少數人了解「開放銀行」這一業務,那獲得蘋果青睞的Credit Kudos到底是什麼樣的公司?據其網站介紹,「Credit Kudos的智能產品使企業能夠利用開放銀行,提高支付能力和風險評估。我們結合交易和貸款結果數據,建立預測洞察力。Credit Kudos的產品幫助貸款機構簡化核保流程,提高決策的準確性,並通過參與工具為收購後的客戶提供支援。 」Credit Kudos將其產品描述為支援出借方——他們讓人們的債務償還能力最大化,在借款人無法立即還款的情況下賺錢——幫助人們在需要的時候,獲得他們負擔得起的可信賴金融服務。.Apple收購Credit Kudo的原因,觀察人士普遍認為有四種可能:1)在英國推出蘋果信用卡幾年前,蘋果與高盛(Goldman Sachs)合作在美國推出蘋果信用卡(Apple Card)。 Credit Kudos會是蘋果在英國提供蘋果信用卡的路徑嗎? 據AltFi推測:「考慮到Credit Kudos的專業性——通過開放銀行的方法,提供傳統信用評分的快速替代方案,蘋果有可能希望將其服務引入內部,幫助其新產品在英國推出。」但Fintech Snark Tank對此的看法是:「在我看來極不可能。 蘋果在英國仍然需要一家特許金融機構的合作,才能提供蘋果信用卡。 正如高盛在美國為蘋果信用卡提供信貸承銷模式,英國的金融機構很可能為在英國發行的蘋果卡帶來自己的信貸模式。2)提供「先買後付」(BNPL)服務《紐約時報》推測,蘋果收購Credit Kudos「可能加速其進軍支付技術和產品領域,比如先買後付。」英國金融科技諮詢公司11:FS的Simon Taylor告訴AltFi:「開放銀行是實現BNPL的關鍵。 與其強迫消費者為買一件50美元的夾克而動用全部信用額度,為什麼不直接從他們的銀行帳戶中快速檢查他們的承受能力和信用狀況呢? Credit Kudos就為蘋果提供了這種能力。」Fintech Snark Tank認為,Taylor提出很好的觀點,但誰來承擔BNPL潛在交易的風險呢? 蘋果公司嗎?那是不可能的。 正如《金融科技商業週刊》(Fintech Business Weekly)的作者Jason Mikula在LinkedIn上寫的那樣:「出於幾個原因,蘋果對自己直接成為貸款方不感興趣:它是資本密集型企業,受到高度監管,而且蘋果公司的債務催收人追著個人或中小企業不放的場面令人毛骨悚然。」Credit Kudos也不會承擔風險。3. 以Apple Pay實現帳戶到帳戶(A2A)支付還有人猜測,蘋果可能會利用Credit Kudos的技術,將帳戶到帳戶的支付方式整合到Apple Pay中,讓英國使用者可以直接從他們的消費帳戶或支票帳戶(英國人稱之為「活期」帳戶)中支付。然而在Fintech Snark Tank看來,這可能行不通。 這個想法已經被一些人否決了,包括Salt Edge的首席執行官和福布斯財務委員會成員Dmitrii Barbasura,他說:「目前,Credit Kudos是一個註冊帳戶資訊服務提供者,而不是一個支付啟動供應商。」英國金融科技初創企業True Layer的公關和溝通主管Geoff Whitehouse則補充說:「Credit Kudos沒有任何開放的銀行基礎設施——所有的連接都是通過第三方提供商實現的。」4)技術或人才獲取AltFi推測說:「另一種可能性符合蘋果之前的傾向,那就是這次收購是出於對市場利基和員工人才的投機。」Fintech Snark Tank認為這是一種可能性。 但蘋果總有需要這些技術和/或人才的時候,所以推測該公司花了1.5億美元去收購一家初創公司,卻不知道如何將這些技術和人員投入使用,似乎不合理。蘋果想收購Credit Kudos的原因,Fintech Snark Tank有以下觀點:*Block, 即Square以1,500萬至2,9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AfterPay(交易宣佈時,該公司的估值較高,但交易完成時,Block的股價下跌了約50%)。*PayPal在2021年以27億美元收購了BNPL公司Paidy。*Zip在2020年以近3億美元收購了總部位於紐約的Quadpay,現在正尋求收購Sezzle。對於蘋果公司來說,以1.5億美元就收購了BNPL的能力是一次真正的成功。但Credit Kudos不像AfterPay和Quadpay那樣是一個先買後付的競爭對手。 這就是為什麼這次交易不僅僅是「蘋果收購Credit Kudos以提供先買後付服務」。除了提供先買後付服務或在英國推出Apple Card,蘋果還有兩個必須解決的戰略問題:1)構建數碼商業生態系統像Block(筆者仍然認為他們是Square)、PayPal、Shopify,甚至Klarna這樣的商業平台供應商都在建立強大的數碼商務能力,支援商業生態系統中的廣泛功能。Square對AfterPay的收購只不過是該公司過去10年打造的數碼商務蛋糕上的錦上添花,Klarna也一直在打造一個數碼商業生態系統。PayPal在其2021年2月的投資者演示中,用題為「我們正在構建一個全面的平台來推動全球數字經濟」的幻燈片強調了其商業價值鏈能力。2)提高數據管理/分析能力蘋果是一家產品公司,它不像谷歌和亞馬遜那樣擅長收集和應用數據。筆者經常半開玩笑地說,蘋果之所以將自己定位為「隱私友好型」公司,是因為它不知道如何處理自己擁有的客戶數據。收購Credit Kudos是糾正蘋果數碼商業武器庫中這一缺陷的一小步,但仍然是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