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世科技及百德醫療兩間醫療器械公司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擬在香港主板市場上市。健世科技開發治療結構性心臟病的介入產品,百德醫療用於腫瘤微創治療的微波消融醫療器械的開發商和提供商。健世科技2011年11月在中國成立。核心產品LuX-Valve是公司自主開發的第一代經導管三尖瓣置換(經導管三尖瓣置換)系統,專為重度三尖瓣返流及高手術風險患者而設計。.公司的另一核心產品Ken-Valve是自主開發的第一代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系統,為治療重度主動脈瓣返流(或與主動脈瓣狹窄合併)而設計。其預期應對的患者群體需求,遠遠大於適應症只有治療主動脈瓣狹窄的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系統。根據國家藥監局的分類標準,Ken-Valve屬於三類醫療器械。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截至最後可行日期,Ken-Valve是唯一進展至確證性臨床試驗階段針對有關適應症的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在研產品。公司已於2021年3月成功完成Ken-Valve的多中心可行性臨床試驗並隨後開始確證性臨床試驗,其所有受試者已於2022年3月完成入組。完成確證性臨床試驗後,公司預期於2024年上半年可就Ken-Valve商業化取得國家藥監局批准。健世科技據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1年及2022上半年,健世科技已分別虧損人民幣3億元、5.01億元及0.74億元。.百德醫療的產品用於治療在中國發病率不斷上升的良性腫瘤及惡性腫瘤,包括甲狀腺結節、肝癌、肺癌及乳腺結節。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按2020年的銷售收入計,百德醫療是中國治療甲狀腺結節及乳腺結節的微波消融醫療器械第一大供應商。公司專門用於肝癌及甲狀腺結節的微波消融醫療器械,已取得第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500萬元、1.18億元以及1.89億元。同時,從2020財年開始,百德醫療開始實現扭虧為盈,2019財年淨虧損4970萬元,2020財年及2021財年的淨利潤分別4670萬元及7490萬元。.醫療器械企業和創新藥公司一樣,需要高投入且耗時長。研發後取得產品註冊證,然後才是商業化的起點。所以很多醫療器械企業也面臨巨大研發支出和虧損問題。此外,在醫保控費趨嚴、供應鏈的不確定性大幅增加,加劇了醫療器械領域企業上市步奏以及購買意願。2022年上半年,醫療器械領域僅完成38宗併購交易,該行業的年度交易數量有望創下20多年來的最低水平。Quidel對Ortho的60億美元收購是該行業最近一次大規模的新冠來源的現金交易。根據中國證券報的數據,9月以來,已有超10家上市藥企發布併購重組相關公告。今年以來跨境併購案較多,細胞治療、創新器械等方面的資產受到青睞。國內醫藥產業正經歷結構性變革,一些細分領域業績增長難以持續,而併購可以帶來新的增長點。
健世科技及百德醫療兩間醫療器械公司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擬在香港主板市場上市。健世科技開發治療結構性心臟病的介入產品,百德醫療用於腫瘤微創治療的微波消融醫療器械的開發商和提供商。健世科技2011年11月在中國成立。核心產品LuX-Valve是公司自主開發的第一代經導管三尖瓣置換(經導管三尖瓣置換)系統,專為重度三尖瓣返流及高手術風險患者而設計。.公司的另一核心產品Ken-Valve是自主開發的第一代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系統,為治療重度主動脈瓣返流(或與主動脈瓣狹窄合併)而設計。其預期應對的患者群體需求,遠遠大於適應症只有治療主動脈瓣狹窄的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系統。根據國家藥監局的分類標準,Ken-Valve屬於三類醫療器械。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截至最後可行日期,Ken-Valve是唯一進展至確證性臨床試驗階段針對有關適應症的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在研產品。公司已於2021年3月成功完成Ken-Valve的多中心可行性臨床試驗並隨後開始確證性臨床試驗,其所有受試者已於2022年3月完成入組。完成確證性臨床試驗後,公司預期於2024年上半年可就Ken-Valve商業化取得國家藥監局批准。健世科技據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1年及2022上半年,健世科技已分別虧損人民幣3億元、5.01億元及0.74億元。.百德醫療的產品用於治療在中國發病率不斷上升的良性腫瘤及惡性腫瘤,包括甲狀腺結節、肝癌、肺癌及乳腺結節。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按2020年的銷售收入計,百德醫療是中國治療甲狀腺結節及乳腺結節的微波消融醫療器械第一大供應商。公司專門用於肝癌及甲狀腺結節的微波消融醫療器械,已取得第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500萬元、1.18億元以及1.89億元。同時,從2020財年開始,百德醫療開始實現扭虧為盈,2019財年淨虧損4970萬元,2020財年及2021財年的淨利潤分別4670萬元及7490萬元。.醫療器械企業和創新藥公司一樣,需要高投入且耗時長。研發後取得產品註冊證,然後才是商業化的起點。所以很多醫療器械企業也面臨巨大研發支出和虧損問題。此外,在醫保控費趨嚴、供應鏈的不確定性大幅增加,加劇了醫療器械領域企業上市步奏以及購買意願。2022年上半年,醫療器械領域僅完成38宗併購交易,該行業的年度交易數量有望創下20多年來的最低水平。Quidel對Ortho的60億美元收購是該行業最近一次大規模的新冠來源的現金交易。根據中國證券報的數據,9月以來,已有超10家上市藥企發布併購重組相關公告。今年以來跨境併購案較多,細胞治療、創新器械等方面的資產受到青睞。國內醫藥產業正經歷結構性變革,一些細分領域業績增長難以持續,而併購可以帶來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