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加密貨幣政策 富豪業內人士看法各異
香港特區政府歡迎數字資產,以恢復全球加密貨幣中心的地位,加密貨幣億萬富豪Sam Bankman-Fried等業內人士眼中卻是好壞參半。
在香港金融科技週會議上,加密貨幣衍生品交易所FTX的創始人兼CEO 富豪Sam Bankman-Fried表示,儘管巴哈馬和迪拜等其他司法管轄區已經採取對加密貨幣更加友好的監管措施,但香港仍有可能奪回其加密貨幣中心的寶座。
他指出中國香港、新加坡和韓國釜山是亞洲仍有潛力成為加密貨幣中心的地方。他週一在推特上寫道:「有一個來自香港的關於加密貨幣的好消息,這要是去年就推出的就好了……」
他這樣說,是因為他去年將FTX的總部從香港轉移到巴哈馬,理由是這座城市缺乏監管透明度,以及實施嚴格的新冠限制措施。
香港政府表示,香港對虛擬資產相關業務是「開放和包容的」。當地的金融監管機構提議,允許散戶投資者交易加密貨幣和其衍生產品。根據即將出台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強制許可制度,香港特區政府將圍繞讓散戶投資者以「適當程度」涉足虛擬資產,而啟動一項公眾諮詢。
這聲明標誌官員們改變以往的立場,將此類活動限制在專業投資者範圍內。早在2018年,香港就為加密貨幣交易平台推出自願許可制度,並將這類平台限制為只能給流動資產組合在800萬港元(100萬美元)以上的個人提供服務。從明年3月開始,香港將開始強制執行該許可要求。

Sam強烈認為,以財富為基礎來限制獲取加密貨幣產品的監管制度是考慮不周的,而且無法達到預期目的。「我認為基於財富的測試真的很糟。我的意思是,這對世界不利。」
他稱其為「嚴重的階級歧視」,因為在這種前提下,加密貨幣市場將只為富人保留。「在一個以財富為基礎的測試體系中,你認為誰能夠增加自己的財富⋯⋯它將會體現你所能預期的所有歧視。」他認為,應該根據投資者對加密貨幣產品及其固有風險的了解來授予他們准入權。
香港政府表示,它還將審查通證化資產的產權和智能合約的合法性。通證化資產是區塊鏈上的數字代幣,代表了房地產或債券這樣的資產的所有權;智能合約則是運行在區塊鏈上的計算機程序,當滿足某些條件時,它會自動執行。
香港房地產巨頭新世界發展集團的CEO鄭志剛表示,香港正「重返賽場」,其雄心就是要成為國際數字資產中心。他在會議上表示:「我們相信,最近的進步政策不僅為香港奠定了堅實的監管基礎,而且推動一個世界領先的全球證券數字發行中心的誕生,這在其他國家是前所未有的。」
不過,香港比特幣協會(Bitcoin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的聯合創始人Leonhard Weese認為,香港政府對其加密貨幣監管框架仍然缺乏明確的說明。他表示,當局只宣布會就加密貨幣的散戶交易公開諮詢,沒有真正改變其政策,令其感到驚訝。「監管確定性不是稍微改變這些公告就可以實現的。這項被提議的法案很可能會通過,它將被解讀為排除散戶准入。」
但香港數字資產金融服務集團Hashkey Group的行政總裁李啟泰(Michel Lee)仍樂觀地認為,香港將朝著允許散戶參與交易的方向發展。Hashkey Group是在目前的自願許可制度下,已經從香港監管機構獲得許可的兩家加密貨幣公司之一。
「香港的投資者是全球最老練的。許多散戶投資者可能已經持有一些數字資產。我認為政府說'嘿,現在你不能交易它們'是不負責任和不合邏輯的。這是一個確保投資者能夠安全交易的問題,所以這是非常明顯的趨勢,它肯定會發生。」李啟泰說。
文/ Zinnia Lee / 福布斯中國